2017-12-21

苏黎世:流光溢彩圣诞月

本篇全部照片可以点击放大



去年秋冬在苏黎世做项目时,有幸见到城里圣诞月的流光溢彩。

苏黎世火车站总站大厅从十一月底就张灯结彩,做成一个室内的圣诞集市:






2017-12-20

巴塞尔十一月



巴塞尔 Basel 位于瑞士、德国和法国三国交界处,是瑞士的第三大城市。银行界著名的 “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 于 1988 年 7 月在巴塞尔通过,简称巴塞尔协议。去年十一月底,我在巴塞尔匆匆逛了半日,拍的照片近日才处理好,趁今年过去之前跟大家分享下。

十一月真是欧洲中北部最阴郁的月份。又冷又湿,天空常常是灰蒙蒙的,地上也还没有积雪。我在巴塞尔的那半日也是阴天,哪怕巴塞尔其实已经号称中欧 “天气最好” 的城市,平常日照很多。好在街巷上已有五彩缤纷的圣诞装饰点亮人们的心情。




源自阿尔卑斯山区的莱茵河穿城而过,把巴塞尔城一分为大巴塞尔区(西岸)和小巴塞尔区(东岸)。




2017-12-18

琴咒 (之一)




早就想写琵琶,奈何总是觉得这个题目像是顶级难度的作文大考: 音乐本身就是最抽象的艺术,要写得形象近人极不容易;而琵琶之美又是如此丰饶深刻,如一部包罗万象的长篇小说。自己文笔不够好,冒冒失失写来难免不得要领。可是这个愿望一直在心中挥之不去,所以先写一篇。有更多感受,以后可以慢慢分享。

琵琶在中国有两千多年历史。她颈部面板的定音横条叫做 “相”,腹部面板的定音横条叫做“品”。近代以前,琵琶从上到下,相位有四个,品位有十几个,琴弦多用丝线制作,音域和响度都很有限。近代以后一直到现在,相位增加到六个,品位多至三十几个,按十二平均律定音,音域大大拓宽,可达四个多八度。 如今的琴弦多用钢丝,比丝弦洪亮。当代中国琵琶一般用四根弦,也有方锦龙先生设计的五弦琵琶。从古画上看,古人弹琵琶似乎右手抓一个拨片,用它拨弦发声,跟吉他差不多的拨法。当代琵琶,右手的弹法,总的来说是五只手指指甲过弦发声,比用一块拨片多出无穷变化。

每把琵琶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但是总体来说,假如乐手技术过关,琵琶的音色和音量都有很高的可塑性,表现力极为丰富。她的高音清亮且不刺耳,中音圆润稳当,低音有一定厚度。一般来讲,琵琶共鸣箱本身的余响足以支持两秒钟以内的短音。富于歌唱性的长音则可以通过轮指等技法来实现。传统琵琶大曲中,既有或清新空灵或温柔婉约的文曲,也有铿锵雄浑气吞山河的武曲。各种风格的曲子,各种各样的音乐情绪,琵琶都可以在物理音质上作出很好的支持。虽然几乎每一种乐器都可以这么声称,但是琵琶的声音可软可硬,对各种乐曲风格都有一种似乎与生俱来的表达能力,讲什么都像是在讲母语而不是勉强讲外语。有这种能力的中西乐器,其实凤毛麟角。 当然她也有先天的缺陷。跟钢琴等现代西方乐器相比,琵琶首先本身的余响和音量比较可怜,中高音区尚可不输清越明亮,低音区就单薄了很多,只能说抱歉了。通过右手扫拂第三弦和第四弦可以产生一些听上去很劲爆的低音,跟钢琴比还是单薄。音域当然也不及钢琴,但是在一众弦乐器中还算出色。总体来说,琵琶的音响条件是很不错的,也有不少用钢琴或小提琴表现不到的音响方式,良好的声学品质和发声特色琵琶都具备。

2017-12-15

2017 斯图加特深秋初冬

又到圣诞前夕,整个斯图加特市中心再次张灯结彩,圣诞市场里众多的小木屋和各种装饰品仿佛是一个童话世界。可是已经连续两年发布过本地圣诞市集的照片,今年就放点不同的。

还未领略过斯图圣诞市集风采的同学可以参见这两篇:

斯图加特圣诞市场 2016
本地圣诞市场 2015

今年深秋初冬时节,趁着朋友来访,几乎看遍斯图城里的地标景点。也是有点圣诞气氛呢,和大家分享下。本篇全部照片可以点击放大。

接机时向朋友介绍了斯图的机场。这个机场小而方便,建筑师从斯图附近的黑森林获得灵感,内部空间的支撑结构设计成树杈形状,十分特别。才十一月,树枝上就已经绕满了小灯,只等着为旅客营造节日氛围。



当天天气很好,下了飞机我们就直奔头号地标斯图电视塔。这座电视塔于 1956 年建成,是世界上首座钢筋混凝土结构且自带塔冠多功能厅的电视塔。虽然已有 60 多年历史,但其简洁利落的外形在今天看来仍然毫不过时。塔身和塔冠都没有太多装饰点缀,高冷又务实的气质还是引人入胜。我以前写过一篇介绍文章,在这里



登塔远眺,黑森林绵延至天际。




2017-12-14

Favourite Looks 2017

It's the end of the year again, time to post my favourite looks of the year. Copyright of all photos below belong to Hennes & Mauritz AB, Esprit Holdings Limited and Uniqlo Co. Ltd.

Favourite of favourite





All pieces above are from COS. I cloned these two looks received many compliments. Especially the kinomo-like coat and the wide leg jeans. The maintenance is also very easy, I don't have to bring them to laundry.  

Shirts, Blouse, Blazers and Vest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all pieces below are from COS.



宜居神户

这么快就年底了呢。手里还有一堆照片和少许琐事,尽力在今年过去之前跟大家分享下吧。今天说说今年暑假去过的日本神户。

在川崎重工博物馆门口望见的神户地标神户港塔

好友小米在神户生了宝宝,今年暑假我带着儿子去看看小米一家。虽然在那里只待了三天,且游玩的地方并不多,但是也领略到了神户的各种美好。

神户是日本关西濑户内海的著名港口,依山傍海景致宜人,还不像附近的京都和大阪等城市到处都有成群结队的游客各种拥挤喧闹。她也是日本近代最早向西方开放的五个港口城市之一,今年恰逢开港 150 周年纪念。因为开埠很早,这里有不少欧洲风物,从建筑到食品无不地道。中华街上还有美味的中国各地小吃。神户的宜居不是一句空话,后面会慢慢说到。




从中国东部去神户通常是飞到大阪关西国际机场再搭一个小时左右的大巴。大巴站就在机场外面非常好找,交通其实非常方便,车资也是很便宜的(跟德国的同等级服务相比)。到达的时候已是深夜,小米非常贴心地买了一些西式的小面包,请她的老公带着在车站等我们。我们到了旅馆以后吃了那些小面包,感觉厚实筋道,是我们在东亚地区吃过的最正宗的德式小面包。质感和咬劲与德国的全无二致,里面夹心的小香肠或者软奶酪则带有日式的香甜清淡。

在日本,春看樱花秋赏枫,冬日享受温泉和雪景,而夏天的盛事则是花火大会,就是中文里的烟花。 我们运气很好,到达的次日晚上就有一年一度的神户花火大会。神户依山傍海,海边的花火大会历来是关西规模最大的,吸引日本各地民众蜂拥来朝。神户开港 150 周年又给今年的花火大会锦上添花,所以今年更有神户史上最大规模花火。我们带着一个婴儿一个幼儿,到海边跟人一起去挤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小米带着我们到布引坐缆车,希望在布引山上会有很好的视野。


2017-12-01

Edeka 的圣诞广告


Edeka 是德国最大的日常副食连锁超市。她每年十二月都会推出圣诞广告。

这些广告中的感人故事,精良剧本,丝丝入扣的演员表演,以及水准高超的剪辑和制作,使得广告中的食品每次都成了陪衬。

可能也正是因为 Edeka 集团谦虚地把自家的主打产品作为陪衬,向来厌恶广告的德国人十分愿意观看 Edeka 的圣诞广告,愿意被她家圣诞广告中传达的人与人之间的珍贵亲情爱情友情一次一次拨动心弦,同悲同喜。

今年圣诞月,Edeka 献映科幻大片。

话说西元 2117 年,人工智能早已主宰世界,人类退居乡野。机器人占领的城市里,圣诞节没有所谓……剧透到此为止,其余请大家自己观看。

片中有三处出现德语,这里先给大家翻译一下。

1. 机器人看到的破旧电影海报上写着《美妙圣诞》。
2. 机器人捡起的旧报纸上,头版头条的标题是:AI 来了,人们逃了。
3. 片尾的一行德语:如果没有爱,这只是一个节日。

本桑也被这个广告弄哭了。

2017-11-27

奶酪蛋糕史岱方


可能许多欧美人从小就习惯吃含糖量非常高的甜食点心,欧美的糕点可以甜到令许多中国人觉得难以下咽。曾经在本地的高级糕点店为家人订制生日蛋糕,拿到手的蛋糕貌美如花,却也是太甜。我非常喜欢广东餐厅里吃过的蛋挞,今年初夏在里斯本度假时,特地前往号称天下第一挞的名店 Pastéis de Belém 去朝圣。我妈妈咬了一口就放下了,说是 “甜到发苦”。所以爱吃蛋挞的同学请注意,如果你并不嗜糖,到广东餐厅去吃就可以了,来欧洲朝圣有可能会失望。

那么是不是在欧洲就没有口味清淡一些的糕点呢? 也不是。德国和瑞士的奶酪蛋糕,通常都不会过分甜。我在欧洲就很喜欢吃奶酪蛋糕。

德国常见的奶酪蛋糕。图片来自 Chefkoch
 先来介绍下奶酪蛋糕。

这种蛋糕的主料并非面粉鸡蛋,而是一种酸奶制品,属于鲜奶酪的一种, 德语叫 Quark,中文译作奶渣,字面上很不雅驯的样子,但是她本身味道和口感都不差的,德国超市里一般都有包装在纸杯子的 Quark 卖,用作家常烹调,或者做水果 Quark,或者直接开杯就吃。Quark 是将牛奶中的乳清分离后提炼出的白色渣状物,富含蛋白质、矿物质、乳糖、酵素及多种维生素。其中的钙、铁、磷含量尤其高。欧美的鲜奶酪种类繁多,quark 是属于质地稀薄且含脂量较低的一种,基本上有点像中国人熟悉的粥。本桑将 Quark 译作奶粥。 

欧洲常见的各种鲜奶酪,包括 Quark。图片来自 thecheesefarm.com, 作者 Ruth

奶酪蛋糕的基底当然也是用面粉鸡蛋等做成,一般用心的糕点店,底座的面皮都不会做得太厚,如上上图中的例子所示。用面皮围出蛋糕的底和边以后,就可以往上面倒奶粥了。但是奶粥往往太稀,倒在面皮上容易到处乱跑不成形状,于是许多奶酪蛋糕的配方都有淀粉之类的成分,增加奶粥的粘稠度。又因为奶粥含脂量低,口感不够丰腴且烘培以后没什么香味(油脂受热释出香味,是大多数食物的香味来源),所以大多数配方也在奶粥中加有黄油或者鲜奶油。

本来就喜欢吃这种蛋糕,所以,几个月前的某个周六,在菜场里看到奶酪蛋糕时就顺便买了一个。 回家一吃,惊为天人,记住了盒子上印的字号史岱方( Stefan's Käsekuchen) ,后来常常去买。


“史岱方奶酪蛋糕” 创始于 1995 年。创始人史岱方·林德(Stefan Linder)来自德国西南名城弗莱堡附近,黑森林中的小村庄 Ebringen。他年轻时做过宾馆业务的学徒(跟餐饮没有关系),到了三十岁还一事无成,浑浑噩噩不知自己要干什么,属于社会上的闲散人士。后来他试了妈妈给他的一个祖传奶酪蛋糕的配方,觉得好吃,就烤了蛋糕到弗莱堡的周末农贸市场去卖。 一开始,他的摊位占地只有 1.5 平方米,他举着切成小块免费试吃的蛋糕在人群中不停穿梭叫卖,旁边别的摊主都忍不住笑话他。


2017-11-24

正方、实惠、美味的 Ritter Sport

 
在德国有两大国民巧克力品牌,一是妙卡 Milka,另一个就是产自巴符州 Waldenbuch 的丽特运动 Ritter Sport。妙卡历史更为悠久一些,但是已经于 1990 年被 Kraft Food (现为亿滋国际)收购。而丽特运动则是至今由德国家族经营,年产巧克力约八万吨,行销全球,可说是德国传奇之一。维基百科上的译名把 Ritter 叫做 “瑞特”,这发音太过美国,不衬 Ritter 的德国传奇地位。本桑强烈建议大家使用 “丽特” 这个译名。

丽特巧克力公司最初成立于 1912 年。Ritter 在德语中的意思是 “骑士”,创始人 Alfred Ritter 和太太 Clara Ritter 都很喜欢包括骑马在内的各种运动,也喜欢在运动时带上巧克力随时补充能量。可是,传统的长方形大块巧克力很难完全塞进运动夹克衫的口袋,而且平板太薄很容易碎裂。于是,在 1932 年,克拉拉·丽特小姐发明了正方形的巧克力,整块巧克力由 4 x 4 的小块正方形巧克力构成,整体比传统的巧克力要短一些,很容易完全塞进运动夹克衫的口袋。而且新的版型增加了巧克力的厚度,使之不容易碎裂。丽特巧克力公司也更名为丽特运动。这个正方形现在是丽特运动的招牌外观,在德国受到法律保护,别的巧克力公司不得效仿。

说到欧洲的名牌巧克力,大家可能会立刻想到瑞士的 Lindt,或者比利时的 Godiva,Mary 之类。那些贵价巧克力我吃过以后认为有两点美中不足。首先是普遍甜过头,除了少数几种黑巧克力之外。德国的妙卡也是含糖很高,我吃不了几小格就被甜到喉咙痛。其次,贵价大牌巧克力可能因为在货架上的时间相对较长,等我拆开吃她时已经不太新鲜,其实颇影响风味。而丽特家的巧克力,目前有四十多个不同品种,很少出现甜腻过头的味道。是否跟两位创始人热爱运动,注意控制糖的摄入量有关?丽特的口感也是细腻润滑,不滞不涩。加上因为价格不太贵很多人买,一般而言,人们吃到口里的丽特巧克力不会已经在货架上停留太久,更加保持了新鲜出厂巧克力的香醇风味。我人在欧洲十多年,吃来吃去,觉得最好吃的成品巧克力竟是德国的平价牌子丽特运动。在知乎上惊喜地发现,不少中国的巧克力爱好者也力推丽特运动为“性价比最高的巧克力”(提到丽特运动的那个回答最多人赞同),不得不赞一句见多识广的中国同胞智慧过人~~

这间公司自1970 年代起就以 “Quadratisch,Praktisch,Gut”(正方、实惠、美味)作为宣传口号。勤劳踏实的巴符人践行这句口号,不浮躁不取巧,丽特运动在德国国内的巧克力测评中获得过好几个质量单项的第一名。

丽特运动公司的巧克力车间外观。 图片来自互联网


丽特运动公司的行政楼紧挨着生产车间,图片来自互联网。
近来我帮这间百年老厂做一些信息化的基础工作,有幸了解到他们的生产流程。从原料粗磨、混合、精炼、到半成品灌注、成品包装,丽特运动在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质量管控,监测几百项数据。一旦有巧克力质量问题发生,有完备的回溯机制找出原因,尽快改善。厂区人员出入有十分严格的规范,我只被允许出入 IT 部门所在的办公室。假如要进厂参观,需要额外申请资格,登记在册并且更衣消毒。丽特运动十分注重原料品质、公平贸易以及可持续发展。他们在多日照地区拥有一间太阳能发电厂,发的电用于巧克力车间的生产。


2017-11-23

同纬不同温

因为项目工作和线上课程,上几周比较少更新。 音乐仍然是天天听,主要是在通勤路上和接送孩子上学路上。过些时候再跟大家分享音乐心得。

最近做一门线上课程的功课。课题大方向由教授给定:找一个有关斯图加特地区天气现象的具体课题,自己在网上找数据做分析,把分析结果用视图呈现。我上交的功课得到很好的评价,同学鼓励我发表出来,所以今天写一写我的研究报告。

课题简介


我在世界地图上找了跟斯图加特纬度十分接近的 5 个城市,分析她们在过去十年里的每日天气数据,比较这几乎同纬的六个城市的气候特征的异同。 研究的六个城市及其概况为:

CityLatitudeAltitudeElevation(m)PopulationCountry
Stuttgart48°47′N9°11′E332.50623,738Germany
Vienna48°12′N16°22′E199.001,867,960Austria
Qiqihar47°21′N123°55′E148.005,357,003China
Bellingham48°45′1″N122°28′30″W79.8280,885USA
Quebec City46°49′N71°13′W89.64531,902Canada
Paris48°51′24″N2°21′03″E81.852,229,621France


用到的每个城市的原始数据为:
  • 每日平均气温(摄氏度)
  • 每日降水量 (毫米)
  • 每日积雪深度(毫米)


数据来源


我用到的气候数据来自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缩写为NOAA)的气候数据库。 NOAA的气象数据采集网点虽然遍布全球各国,但是并非所有站点都发送同样类型的数据。来自美国本土气象站的数据类型就比较丰富。除了基本的每日气温,降水量等等,还有风向、风强、天气类型等等。许多站点的气候数据甚至细到每小时。来自外国站点的数据类型丰富度和采集频密度就大为逊色。我仔细观察之下,也只有每日气温,降水量和积雪量可以比较。我很感兴趣的天气类型比较,由于数据缺失没法做。

当然,应该可以从各国的气象部门找到更为翔实的数据。但是我们做这种功课,时间极为有限,课程训练重点在于信息制图能力,我也就没有一一向各国的气象部门索取更为详尽的天气记录。我很想采样的欧亚大陆中部的同纬城市,乌克兰境内的或者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因为 NOAA 没有这两个城市的数据,只能作罢。



2017-10-11

熟到多熟才算熟

在前几篇谈音乐的网志中,我常常说自己对西方音乐不够熟悉,所以难免觉得隔膜,“没感觉”。

那到底,听音乐是要熟到多熟才算熟呢?

就比较简单的单声部或者双声部流行歌曲来说,很多人到都能把喜爱的歌曲从头唱到尾。就算歌词背不下来, 曲调也完全记得。 这个就可以说对某首歌曲很熟悉。 假如能够再了解一些该首歌的时代背景,作曲家创作时的心态想法等等背景资料,当然更好。 无论如何,假如全曲可以从头哼到尾,就可以算熟。

我们把这个标准应用到器乐作品里。问题来了。


单一的横向旋律还是不难记忆甚至用人声模仿。然而,很多器乐作品是复调作品。比如兴盛于巴洛克时期的赋格曲,比较常见的有两个声部到四个声部,但有时甚至 6 个声部 8 个声部你追我赶此消彼长,我听这种作品的时候,脑神经不时感到分裂,不知道听住哪个声部比较好, 更不用说清晰记忆。 还有一些曲式,比如帕萨卡利亚舞曲, 其灵魂在于最低声部的寥寥几个音不停反复,听者的注意力很容易被上面的旋律给带走,就算记住了上面那几个音其实也不得要领。 顺便说一句,几乎每个人都听到烂熟于心的 Pachelbel  《D 大调加农》其实不是加农,而是一首帕萨卡利亚舞曲。 普通听众有几个会注意到这一点而用心去辨别并记忆低声部那几个无穷旋转的基音? 但是说实话,赋格那种复调音乐听惯了以后是非常非常有趣的。音乐出来了,某个时刻你会对某个声部有所期待,期待被满足以后是很开心的。或者,你听出不同声部之间的呼应会觉得很美; 或者,某个时刻完美的对位,甚至会引起你的敬畏。

2017-10-08

吕克特、舒伯特: 你是安宁


吕克特 (Friedrich Rückert,1788-1866) 是德国浪漫主义后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也是德国东方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精通 30 种语言,曾经翻译过 《诗经》,以及李白、孟浩然等的诗作。 他写的德语诗歌,句法精妙,在意象运用上时见东方诗歌的神秘含蓄, 深受同时代以及后世的作曲家喜爱,有 121 部基于其诗作的音乐作品传世。



舒伯特是第一维也纳乐派中比较特别的一位音乐家。因为出身清贫,他在幼童时期的音乐启蒙教育比较薄弱,并没有像莫扎特或者贝多芬那样,5、6 岁就琴艺过人名动天下。 他天生一副绝美的嗓音,11 岁时被选中进入国立寄宿学校,在合唱团中唱的是女高声部,直到变声为止。 在那间寄宿学校里,唱歌之余,他在学校的业余乐队里担任第二小提琴手,短短一年就因为过人的天赋成为小提琴首席,偶尔客串指挥。 在那个时期,他接触到大量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器乐作品。 他 31 岁就因病去世,在短短的一生里写了 18 部歌剧和 600 多首艺术歌曲,几乎就是一个人撑起 “德语艺术歌曲 (Lieder)” 这个音乐类别。 除了声乐作品之外,他还写了 10 部交响乐,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 ,4首小提琴奏鸣曲。假如舒伯特能活得再久一些,就产量和作品艺术性而言, 整个音乐史上将没有任何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听过的交响乐中,至今最喜欢舒伯特的第 9 号 《伟大》。 关于他的交响乐作品,大家常常可以听到诸如 “精美的古典形式与宣言般的浪漫主义精神的完美统一” 之类的评论。 而我喜欢她们的最大原因,是那无处不在的歌唱旋律。 舒伯特在交响乐中比任何一位前辈大师更喜欢用管乐独奏,我的解释是,管乐独奏更为接近声乐的音色,他在交响乐中也不停歌唱。


2017-10-06

范仲淹 《苏慕遮 · 怀旧》 谱曲


年前整理旧物时发现中学时的习作。 这是我当时上交的音乐课作业。 老师没有限制题材形式,也没有要求和声对位,我们只要写出一个声部就可以交差。

想不起来,为什么小小年纪选了这么沉郁的古词来谱曲。可能是因为她比较短小,也可能是少时喜欢扮深沉。 现在看来,整个曲子往下移四度变成 C 调,男中音演唱比较合适。

刻写乐谱用的软件是 LilyPond 加 Frescobaldi。 视频中的音乐由 LilyPond 自动生成,不是我弹的。


想要下载乐谱可以点击这里。 欢迎配器。 任何形式的再创作,只要注明出处和原作者就可以。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少不更事,读到这首苏慕遮,写旋律可以一挥而就。 如今栏杆拍遍,这样的词却是不能再看。




谢谢阅读, 下次再见。

2017-10-04

浅谈音乐欣赏的门槛

音乐欣赏,尤其是优质音乐的欣赏, 其实是件门槛很高的事。

首先, 什么叫做优质音乐呢?

“古典音乐” 这个词, 太容易与 “西方音乐史上的古典主义时代的音乐” 混淆。 根据美国西方音乐史学家罗伯特·绿山 (Robert Greenberg) 教授的说法, 古典主义音乐时代始于 1760 年代,终于 1803 年,贝多芬的第三交响乐写成之时。 这个时间段太过狭窄了。 绿山教授用 “concert music” 这个词,来涵盖过去六百年来,由西方音乐家费心写作的,主要是用来聆听的音乐 (composed music to be listened to)。 这些音乐包括: 歌剧、清唱剧、康塔塔、交响乐、各种乐器的协奏曲、弦乐四重奏、以及钢琴奏鸣曲。

曾经看到有人把这些音乐称为 “严肃音乐”。 其实,很多作品放在她们当时的历史环境里来看,作用和地位跟今天的通俗音乐没什么大的不同。 莫扎特就写过不少纯粹供他的金主娱乐消遣用的音乐。 而且,就音乐本身来说,不少作品有轻松愉快甚至很幽默的乐章,比如一些海顿的交响乐,说她们“堂皇”、 “典雅” 或许可以,但用 “严肃” 似乎有点勉强。

同样,将上述的 concert music 统称为 “高雅音乐” 似乎也不尽准确。 举个例子说,巴赫写的很多音乐,在当时就是为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仪式服务,很多服务对象是引车卖浆小市民阶级,而不是附庸风雅的王公贵族。甚至他写的不少康塔塔,演出时歌手不够佣人来凑。 第一维也纳乐派兴盛发达时,中产阶级崛起,不少音乐作品是迎合中产阶级彰显个性、不愿再固守成规的“新”口味,然而这也促成了那些作品在艺术成就上的突破。每个人都烂熟的贝多芬 《命运》 交响曲,就是那个时期的作品。 更不要说自 19 世纪浪漫主义运动在欧洲兴起之后,颇有一些音乐片段表现性爱情绪甚至露骨情色 (一时想得起来的有柏辽兹的 《幻想交响曲》 第五乐章女巫主题)。

那这里为什么就不直接借用绿山教授的 “concert music” 来概括我要说的音乐呢?原因很简单。我在中国出生长大,年幼时,课余弹过几年中国民乐。虽然自己的琴艺恐怕连 dilettante 都算不上,但是,幼时练琴之外更喜欢反复聆听各种民乐录音。中学时沉迷于香港音乐家易有伍的录音作品。 绿山教授所说的那些音乐作品形式中,我不知如何安置血液里的 《小刀会》、《将军令》、《彝族舞曲》、《大浪淘沙》、《阳春白雪》、《夕阳箫鼓》、《天山之春》、《送我一支玫瑰花》、《黄河大合唱》、《闲云孤鹤》(刘星 1991)、《白龙吟》(李子恒 2013) 等等等等中国作品。 那就自己造个词算了。

今时今日,各种快餐流行音乐多到听不过来,为何还要听一点所谓的 “优质音乐” 呢? 跟当代工业化量产的大多数流行音乐相比较,那些经受过时间洗礼,比较经典的 “优质”音乐,在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织体、曲式等各要素来看,都更富于变化更为丰盛,在各个维度上都有更多层次,能更为有力且深刻地表现其艺术主题。 一旦开始去理解那些复杂的 “优质音乐” ,随着理解程度的不断加深,聆听者可以得到越来越来深广和丰富的精神享受。

澄清了一个基本概念和明确了行为动机之后,终于说到音乐欣赏的门槛。

2017-09-30

张奕明: 关于本真演奏

桑按:近日多听 concert music,多读音乐类文章。 张奕明先生写的这篇文章,读了很有共鸣,未经授权,擅自将全文植在网志里,既是方便自己随时随地重读,也是与同好分享张先生的中肯意见与清晰、自然、明快的文笔,绝无商业用途。 原文刊登于三联书店主办的 《爱乐》 杂志 2011 年第 9 期。 假如张先生本人或者 《爱乐》 杂志社有异议, 本桑收信就会立即撤下本文。

《爱乐》 杂志里的文章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且讨论一定的音乐技术, 本桑向认真的乐迷们诚意推荐。 张奕明先生的文笔非常吸引,我好奇 Google 了一下,原来他是职业钢琴家,在美国接受过科班音乐训练,获 Temple 大学音乐专业博士学位。 他致力于推广中国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已经灌录唱片一套,常常在中美各地演出。



这里是更为详细些的张先生简介,有他的不完全论文目录、音乐随笔目录以及演出记录

--------------------------------------

关于本真演奏

 


既然我已在本期的 《我所见到的林乐诗教授》 一文中提到了“巴洛克键盘作品本真演奏” 与 “古典时期键盘作品本真演奏”, 那么,这里就索性展开一下这个话题。

本真演奏的目的是研究作曲家无须记录或无法记录的信息, 将其实现之, 并达到美之境界。 研究实现那些信息好比 “通经”, 达到美之境界好比 “致用”。 通经致用, 两者缺一不可。 否则或将流于咬文嚼字之迂腐学究, 或将流于个人主义。 (涅高兹说, 个性万岁! 打倒个人主义!)

作曲家记录在乐谱上的信息, 以我们目前的记谱系统和习惯, 大概只能够传达大约 80% 的信息。 基本上, 年代越往前, 传达的信息量越少。 原因不外乎两种, 其一, 无须记录; 其二, 无法记录。



先说无须记录的情况。 比如, 根据 Audun Ravnan 的研究, 莫扎特的奏鸣曲中,"f"(强)记号占据所有力度记号的 41%, “p” (弱) 占据了 44%。 我们可以想象, 剩下的 15% 竟会包括诸如 Crescendo (渐强)、 sf (突强)、 ff (很强)、pp (很弱) 等所有的其他力度记号。 我们还知道, 莫扎特几乎不写 piu forte (更强), mf (中强)、 mp (中弱), piu piano (更弱) 等记号。 而 decrescendo (渐弱) 的数量极少, 远远少于 crescendo。

这多半是由于当时的记谱习惯所造成,小半是由于莫扎特的个人习惯所造成, 也就是说, 他可能认为这些演奏者都懂, 无须写明。 考虑到莫扎特短短35年的寿命写了 600 多个编号的作品, 这些我们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同样应该理解,莫扎特几乎不写 mf、mp, 这并不等于说, 我们就不演奏 mf, 或 mp。 当乐谱上出现 f 的时候, 你的选择应该是一个从 mf 到 ff 的 “波段”, 期间可以有波峰, 波底…… 同样, decrescendo 出现的次数远远少于 crescendo, 也并不代表你就不做渐弱了。 如果整首作品都没有写渐弱, 只有渐强, 难道就一个渐强冲到底了不成?

再比如关于踏板的问题。 同样的, 莫扎特、 海顿、 贝多芬只在极为特别的地方写踏板记号。 比如海顿晚期的C大调奏鸣曲 (Hob.50) 的第一乐章, 有两个很特殊的踏板记号, 这是为了英国钢琴的特殊效果写的。 同样, 贝多芬的 “月光” 奏鸣曲要求从头到尾踩着踏板不放, 也是为了追求特殊的音响效果。 可惜,现代钢琴声音过于厚重, 这些效果都难以取得, 必须通过变通以达到近似的效果。 但我想说的是, 贝多芬不写踏板的地方 (他只在1%都不到的特殊情况下才写踏板记号), 不代表你不用踏板。 贝多芬的作品 99% 的地方都不用踏板, 是难以想象的。


再说说无法记录的情况。 读者如果熟悉民歌中的山歌, 特别是那种自由散板式的山歌的话,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如何记谱? 谭盾的组曲 《忆》 中的 《山歌》 一曲是这样做的: 首先, 所有的小节线都是虚线, 第二, 很多地方写了气口, 第三, 所有的装饰音都是写出来的。 这些已经是非常规的做法了。 作曲家竭尽全力想要记录音乐的信息。 然而其实他是做不到的。 他也知道自己做不到。 况且他竭尽全力想要做的, 也未必是完全正确的。 很多即兴的东西不仅无法写, 而且不可以写下来。

如果你从小生活在那个环境, 能听到各种或者迷人、或者不迷人的山歌演唱, 如果这种山歌就流淌在你的血液里, 那么即使你拿到的是一份像巴赫的手稿那样几乎只有音高和时值的乐谱, 你也照样能演唱得有板有眼。 然而如果你没有生活在那个环境里, 哪怕你拿到的乐谱是谭盾的组曲 《忆》中的山歌, 记录得如此独具匠心, 你还是找不到感觉。 比如, 个人认为那些标出的气口就是特别之处, 也是这种类型的山歌的独具魅力之处。 作曲家至多只能标明气口, 至于怎么去 “实现” 它, 并且实现得有艺术魅力, 这还必须演奏者心领神会。

再比如, 也是一个大家一直争论不下的问题: 符点节奏中的短音符到底要多短。 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法国序曲以及 “非典型性” 的法国序曲 (比如贝多芬最后一首钢琴奏鸣曲的引子) 中, 然而也逐渐出了法国序曲的领域, 扩展到了其他类似的情况。 我们知道在浪漫派之前, 只要不是复节奏 (比如三对二), 短音符的时值一般都可以比乐谱的记录稍短。 比如, 短音符的时值是16分音符, 你可以演奏成32分音符。 那么问题就来了。 既然如此, 作曲家为什么不直接写32分音符? 是他不会写吗? 显然不是。 是他没法写! 32 分音符也是不准确的! 按照我的理解, 准确的定义应该是, 如果短音符的谱面时值是16分音符, 那么它实际演奏时, 你可以演奏 16 分音符, 也可以演奏得更短, 只是不能更长。 至于要短多少? 这个是不能计算的, 要凭感觉。 为什么不能计算? 因为如果可以计算, 作曲家早就算好写出来了。 每次演奏感觉 (听觉) 不同, 这个时值也是变化着的。

“大师,可是您每次演奏,这些短音符的时值都不一样啊?"
“为什么要一样呢?"

所以不要简单模仿唱片, 大师自己每次都演奏得不一样, 又何必刻舟求剑呢?

富特文格勒就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开头说了一些话, 低音的那些持续的、相同音高与相同时值的和弦, 不该演奏得一板一眼。 也就是说按照谱面, 每个音的时值都一样是不好的演奏——应该是一种模糊的意境, 像踩了踏板一样。 贝多芬这样记谱, 因为他只能这样记。 类似的, Malcolm Bilson 也说过, 当四个相同时值的音符出现, 不要演奏成 “啪——啪——啪——啪——”, 因为音乐是活的, 作曲家却只能这样写。 然后他又说, 不要以为这是什么很高级的理论, 儿童初学琴的时候, 这些就可以告诉他们。 不要小看 (哪怕是) 初学者对音乐的直觉。

马慧元: 音乐的理解 · 乐评的本质

桑按:近日多听 concert music,多读音乐类文章。马慧元小姐的这两篇音乐随笔,内容充实且文笔流畅温润,深得我心。未经授权,擅自将全文植在网志里,既是方便自己随时随地重读,也是与同好分享马小姐的意见之中肯与文字之流畅,绝无商业用途。 原文刊登于三联书店主办的 《爱乐》 杂志 2011 年第 9 期, 原题为 《音乐杂谈》。 假如马小姐或者 《爱乐》 杂志社有异议, 本桑收信就会立即撤下本文。

《爱乐》 杂志里的文章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且讨论一定的音乐技术, 本桑向认真的乐迷们诚意推荐。 马慧元小姐右手编程,左手弹琴,第三只手写文章,出版过随笔集若干,我已经买了其中四本,向大家推荐

---------------------------------------------------------------------------



《练耳》 是本老书, 出版于 1974 年。我在图书馆里看中它, 是因为发现里面的曲子都是自己熟悉的, 比如贝多芬 《第七交响曲》、巴赫的 《勃兰登堡协奏曲》 等等,都是爱乐者听腻的大路货。编者的目的,并不一定是为了挑选大家都知道的作品来投人所好,而是用这些有代表性的素材来训练学生的听力。但是我好奇心顿起:看看这些熟悉的东西,到底有多熟?我对它们的理解,还能推动到哪一步?

回家后先翻看莫扎特弦乐五重奏 (K516) —— 其实这部作品我一直感觉不太亲切。书上附着谱子, 我先不看谱听了一遍, 然后看谱听了一遍, 自以为够熟了, 但仍然没有太多的感觉。 然后翻到后面的问题。 这些题目的第一部分, 分成节奏、音高、织体、曲式几组。 有这样的选择题:

  1. 这个音乐的织体是: a. 对位  b. 旋律 + 伴奏  c. 主要是旋律 + 伴奏, 但也有一些对位
  2. 哪些部分从结构上是紧密相连的: a. 第一和第二  b. 第二和第三  c. 第一和第三
  3. 大提琴在这部作品中  a. 主要是贝司  b. 和其他的乐器基本平等地演奏旋律,  c. 主要是贝司,偶尔参与到旋律中
  4. 下面哪种手法是展示主题材料的主要手段: a. 跳音和连奏, b. 在每个主题材料中变换音域,c. 双音

后面还有很多问题, 越来越细, 越来越专业, 从要求读者划分乐句段落, 唱出几条旋律, 到渐渐把人引导到和声分析和练习。 我不得不承认就连其中比较初级的问题都令我一筹莫展,要回头再看 谱子,才能回答,因为很多元素要么忘记了,要么根本没注意,甚至不知道应该注意。后面比较专业的问题,更需要做作业一样的态度。其实我平常还算比较爱看谱的人,但我承认看谱并非万事大吉,因为作曲家的意图并没有在谱子上总结出来,你看到的一堆音符,脉络藏在深处,要有人指点才能昭然若揭―所以总有演奏家表示,我拉某个曲子多少年,至今还总发现新东西。

我不是演奏家,不敢指望永远发现新东西,眼下我只是做个小小的试验,在《练耳》这本书的指引下,我来做一些练习,不会的就再回头去翻谱子,想不出来的就再听听,这个过程对我的听感, 到底会有什么影响?花了四十分钟左右来听和想的时候,突然发现我和它的关系发生了质的改变: 我深深地爱上了它,顺便突然感到可以接受更多的莫扎特室内乐,这一扇大门哗地打开了。我当然也可以放下谱子,放下练习,自在地倾听,放松地或者认真地,不管怎样,它都不会再弃我而去。

当然,这本《练耳》比较专业。其他以普通爱好者为对象的书籍,比如《听音乐》等等,也提供习题,但主要让人辨认乐器、主题、节奏和音乐的大致形态,读者不必读谱,只要听得足够认真,就可以跟上。

据我观察, 西人中的专业人士但凡带领人听音乐, 路数基本近似:总是有条不紊地从知识结构入手,这恐怕也是西人一般的思维定势:分类和量化, 是他们最本能的理解方式, 但凡著书立说或者面对公众, 往往如此, 而多数中国读者恐怕不习惯——听音乐本来是享受, 怎么变成了做习题?我以前建议自己和朋友, 理解古典音乐的最基本途径就是“重复听”, 但不一定要系统地听。 现在我觉得尝试一下反过来,至少可以是一种有趣的探索, 甚至,有方法地听,也许更有效率, 直击要害, 并且立刻带动听觉和意识的联系。 联系一旦生成, 也就是 “自由” 的开始。 而这么一点知识和意识, 会加强想象的指向, 并且激发更多的东西。

据说“喜欢”是不能分析、没有理由的。但在我看来,人和作品的关系本身,就像一个有趣而难测的生命,你可以培育、溺爱或者杀死它,你也可以和它一边角力,一边共同成长——当然,我这里先排除掉作品的价值判断,假定某一部名作,至少是值得我 “试图喜欢” 的。当作品 “形式” 的阻碍,都在熟悉中软化并且和身体同温,它还会那么难以接近吗?

据说真正理解音乐的方式是自己学习乐器。 对此我不反对,但学习乐器往往让人被迫把大量时间用在肌肉训练上,可能导致眼界极窄——更糟糕的是,学会演奏某个作品,还不一定真正地理解它! 正如我上面所说,音符都摆在那里,你一个个看清楚,不等于弄明白背后的关系。当乐器演奏者堆积了海量时间,用 “肌肉记忆” 学会了某部作品,甚至能背谱演奏之后,往往和音乐上真正的吸收仍然有着遥远的距离。所以演奏者甚至指挥家之间的理解水平,也有着天壤之别。

我不怀疑这样的事实: 真正的理解,终归属于身体力行者——练习加分析加思考所引向的深度认知,确实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审美终归指向专家群体之外的人,可另一方面,“审美能力” 这种奢侈之物,却又时时在逃离我们。那么,在外行的不得要领和极少数内行才能抵达的身体力行之间,有没有可行的妥协之途? 在我看来,很多。 一定量的倾听积累当然是基本,当你有了这个基本的积累之后, 如果能够试图从音乐的脉络上去认知——哪怕只针对自己最喜欢和熟悉的作品——也会发现更多的趣味。你甚至因为和它的关系,而看到“自我”的加强——所有你能够理解的东西,都成为你的延伸,你的放大,一个穿越百年历史的作品,跟你携手而互相温暖。

记得有一次我去听一场音乐会,曲目中有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我不由皱皱眉头,这也太熟腻了吧?不过音乐一响起,我就发现,它们并不像我以为的那样熟悉。而再经典的东西,平时也蛰居于遗忘之中。我们用遗忘来消费着音乐,也就需要有人不断地用演奏来生产它们。

而持续倾听和认知我们喜欢的作品,难道不是对它们最好的尊敬吗?




罗森写 《萧伯纳》 一文,评论这位昔日的 “乐评家”, 顺便总结了一下, 乐评通常谁最关心? 他按程度递减来排, 第一是演出者和他们的经纪人, 在字里行间寻找足够好听的话, 放到自己以后的宣传品上——所以我们常常读到, 某某 “被欢呼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演奏家之一”; 第二是去听了音乐会的观众, 他们乐意被专家确认, 昨晚的音乐会是场重要的事件; 第三是没去听的听众,决定参照乐评家的意见,以后买不买某人的票。 我基本总是在这第三类中 (估计多数人跟我一样), 毕竟能听的音乐会不多。 遗憾的是, 我发现自己极少从乐评受益, 顶多是留心了一下陌生的名字, 如果一再出现, 估计是有点重要, 仅此而己。

我最喜欢的乐评杂志是 《International Piano》, 至少是我知道的键盘音乐水平最高的评论, 无论是针对演唱会还是唱片, 能够比较清晰地指向具体的句子处理,而非泛泛而论。 比如一期过刊 (2004 年 11 月号) 标题叫做 “征服纽约” (Conquering New York) 说了几个有点名气的青年演奏家。 一般来说, 纽约首演非同小可, 对演奏家以后的事业影响很大, 比如卢甘斯基 (Nicolai Luganski) 才能很高, 可是得奖十年后才迎来在纽约的首演。 上半场贝多芬的 《热情》 弹得不三不四, 中间的八度显得和前后文毫无关系。 但下半场拉赫玛尼诺夫的 《哀歌》 就非常温暖, 后面的斯克里亚宾更是亮点, 他是不多的真正理解斯克里亚宾的节奏的人之一。

后面说到郎朗。 音乐厅满座, 郎朗从一开始舒曼的 《阿贝格变奏曲》 就清晰地显示了才能, 虽然有点 “过度浪漫”, 但毕竟抓住了听众的注意力。 可是不久, 他的手段就越来越显得廉价, 比如 pianissimo, 第一次用到还显得有趣, 可是如果在同一场演出一再使用,就不聪明了。

这篇文章接下来说, 郎朗种种缺点很明显, 可是他没有动力去改变自己, 因为他就照这样弹下去, 一样能赢来无数合约, 并常常卖光票, 他的成功是钢琴家们不敢想象的。

这篇乐评讲得不错, 估计别的读者和我一样,略有畅快之感。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乐评的意义是什么? 在乐坛上拨乱反正?也许,对郎朗的批评是有意义的,但我从种种乐评中读到的信息是, 钢琴家被驱赶到竞技场, 等着评论家和观众看他们流血。 纽约时报、 华盛顿邮报,外加这个《International Piano》 杂志,讲话当然是很有分量的 (相当多的时候,说得还真不错,尤其是 《钢琴》)。 但种种口舌,无非形成一种针对演奏家的 “话语”, 演奏会看上去更像一场业内考核, 让演奏者和经纪人们去制衡各自的力量, 来维持这个演奏市场。 为了监督活着的演奏家和指挥家?不过专家们评论起当事人已死的老录音, 似乎同样是这个调调——老大师们不用批评监督了吧? 也许更合适的解释是: 活人有市场, 所以一定要激发种种口舌来吸引注意, 故去的大师录音仍然有市场, 也有类似的理由来吸引评论。


2017-09-23

儿子小学里的班长选举

德国联邦大选前夕,儿子就读的小学班级里完成了第一次班长选举。他正念三年级,班里一共 25 名学生,12 个男孩子,13 个女孩子, 大家都是 7 岁或者 8 岁。

这次选举,每位同学都可以报名参选。候选人可以自己制作宣传材料在学校里张贴,而且有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演讲,推销自己的政纲。一共有 13 位小朋友报名参选。

我的儿子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被老师们反映说:胆子太小太害羞,说话声音像蚊子叫,总是请家长帮着教他说话大声点。老公十分维护儿子,总是在老师跟前说,他自己小时候就是这样的,可能是遗传吧。

老公和我都没有想到,儿子这次居然报名参加班长选举。并不喜欢画画的他,还亲手制作了 15 张宣传小海报,分给同学们看。我问他主推政纲是什么,他说:“社会公平”。我又问他,那么你觉得班级里或者学校里有什么不公平的现象呢?为什么是这个政纲?他也说不上来,只说他知道这是社民党的政纲。呃,他学校门口确实有社民党的竞选海报。我还问了别的候选人都是些什么主张,有好几个都是说 “社会公平,团结一致”。 假如后天的大选没有年龄限制,小朋友也可以投票,那么舒尔茨大叔真的有望胜出的 😂。


2017-09-22

[德国大选2017] 一带一路在德国


今年德国联邦大选,登记参选的一共有 42 个政党。 其中不少小党的政纲颇有无厘头的味道,简直可以收入喜剧脚本。本网志三年前就写过 die Partei

这次大选,有个叫做 Bürgerrechtsbewegung Solidarität, 简称 BüSo 的小党,主推政纲是“与俄国和中国结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个新世界”,在德国社会这是一个新主意。

这个党员人数大概有几百人的小党,其名称勉强译成中文是“公民权力运动团”,简称“民权团”,派生于源自美国的 “拉罗奇青年运动”,建党大概有十几年了。 现任党魁 Helga Zepp-LaRouche 就是美国著名争议人物林登·拉罗奇 (Lyndon Hermyle LaRouche) 的太太。民权团的总部在黑森州的威斯巴登,在柏林也常常活动。

党魁拉罗奇小姐表示,这世界已经被美国的资本家愚弄太久,经济大崩溃迫在眉睫。解救之道在于团结俄国和中国,积极参与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运动,通过维修和新建基础设施来提振世界经济。民权团的官方网页还有俄语版本


[德国大选2017] 各党竞选宣传短片赏析

本次德国大选倒数第三天了。前几天在 YouTube 上看到德国几个主要参选党派的 90 秒竞选短片。要在 90 秒内传达到本党的政纲并且感动人心,其实难度不小。 各党都尽情发挥了创意和智慧,颇见到几部高水准作品,在不少方面都觉得值得学习,所以今天就挑几部简单赏析下。


首先欣赏下党员人数最多、支持率也最高的基督教民主党短片。

梅安稷旁白:

“你想在怎样的德国在世为人呢?不就是那个德国,那里是我们的心之故乡? 不就是那个文明教化之国,每个人的生命都能有所实现?不就是那个机遇之国,每个人都有前所未有的工作机会?不就是那个进取之国,成功面前人们不安于现状,永远面对未来的挑战上下求索?

这个国家在我们手中。我们能为这样的德国作出决定。 为这样一个国家: 她今天就为明日的优质工作未雨绸缪,并对老人和病患悉心照料;为这样一个国家,那里我们共同抵抗仇恨和嫉妒; 为一个团结一致的国家,那里我们坚决捍卫欧洲价值;为一种政策,她尊重并支持家庭; 为一种经济,她为所有人创造富裕安康;为一片故土,那里每个人都自由自在、安全无忧;

你的德国,应该是这样一个国家:那里我们所有人都喜乐安康,生机蓬勃。

为了建设这样一个德国,我愿意在将来的日子里竭尽全力。为此我恳请你们的支持。 ”



这个旁白文案从教育、就业、社会共识、国家安全、家庭支持、弱势群体关怀等等几个具体的议题出发,用具体的形象,肯定了德国目前的成绩,也为国民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愿景。德语原文文辞平白却不失优美,句子偏绵长,节奏舒缓,通篇用 “你” 不用 “您”,由梅安稷的女中音娓娓道来,如老友促膝谈心。中规中矩的文宣,不过分精明又不煽情到滥俗的程度,我个人是很喜欢这样的文风的。

这部短片的画面也涵盖到德国社会各个阶层、各年龄段的国民,中间还插入一些德国的大好河山和现代化的城景,色调柔和,温情脉脉,十分契合文案的基调。取景构图来说,无论是长焦还是中短焦,画面都简洁干净,大光圈浅景深着力渲染镜头中人物自信、坚强、从容、善良的精神面貌。

该片的音乐有一个稳当且舒展绵延的低音部带出温暖的情绪, 间中有晶莹剔透的中高音由钢琴奏出,清新动人。 从影片中段开始,弦乐渐强,旋律清晰、优美、奋进,层层推进带出激情与憧憬。 比较简单易懂的音乐,口味不偏不倚,煽情力道也刚刚够。

梅安稷本人在本片前几个镜头,翠绿色外套出镜,鲜嫩的生命力扑面而来。剪片师傅很有眼光。在片末直白拉票的镜头中,穿一件冷静沉稳的蓝色外套,但又不是华丽的宝蓝或者严肃的深蓝。 她眼中闪烁明亮的光芒,脸面是刚睡醒后精神焕发的状态,全无倦意,令人相信她还可以再在总理的岗位上为德国人民服务好多年。

这所有元素浓缩在短短 90 秒,完美传达了该党中庸稳当、内力绵长的执政风格。

接下来,看一下风格迥异的自由民主党宣传短片。林德纳的旁白有几个词听不清楚,译错请多包涵。


2017-09-18

[德国大选 2017] 关注民生: 护士短缺·辅助养老金


德国民众关心的议题排行。 图片来源: 德国电视一台
各党竞选政纲涉及的议题林林总总,有些议题看起来比较“严重”,但其实跟广大普通德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关系并不是太大,比如武器禁运。两天前在德国电视一台,目前选民认为最重要的议题前三名依次为:教育政策、反恐措施、以及老年保障政策。在媒体上一直比较大声的移民政策反而排在榜单后面。 本篇就聚焦两个网主认为十分值得关注的德国民生问题。

上周一晚上德国一台的 Wahlarena 节目中, 有一位 21 岁的护士向梅安稷(Angela Merkel) 提出,目前德国护士短缺的问题十分严重。 他自己上班时,必须同时照顾 13 位病人。 有的医院里,一位护士甚至要照顾 20 位病人。这对护士和病人双方都是莫大的挑战,这种情况亟待改善。而在德国,护士岗位的人力缺口达到 10 万名。他问梅安稷,有什么对策。 梅安稷说要想办法把护士行业变得更吸引,并且要从欧洲引进医护人才。

这里只想提一句,其实想在德国从事护士行业,不一定要是欧洲人。 据网主在本地华文报刊上看到的信息,除了专业要求之外,再通过一定水平的德语考试就可以申请护士工作了。在医护方面有出色的专业技能, 且热爱这个行业的华人朋友不妨考虑学好德语,过来帮助解决德国的这个燃眉之急。

2017-09-17

2017 全球城市压力测试排行榜

2017 全球城市压力测试排行榜 1 到 10 名。 以上图表可以点击放大。

日前朋友传给我 zipjet 主持调研的 2017 全球城市压力测试排行榜。在被研究的 500 个城市中,斯图加特居然是生活压力最小的城市。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个调研的背后金主是不是斯图加特市政府?😂

定睛看了下,zipjet 的主业是帮助人们洗衣服。 它在英国注册,但是好像在德国和法国也经营业务。那个调研呢,还做得有板有眼,列出所有数据来源,而且清楚写明榜单排序所应用的数学模型。他们的算法,用文字简单解释下就是,每个城市考察诸如人口密度,绿地百分比,公交便利度等等 17 个指标。这 17 个指标归入 “城市基建”、“污染”、“经济”、“居民身心健康”四大类。 每个城市在每个指标下都算出一个排序用的得分。然后,该城市在每个大类的得分加权求和,算出综合得分。 最后把所有城市的综合得分标准化,得出最后排序结果。 研究方法详情请看该排行榜的网页

刚好榜单上的第一名,也就是压力最小城市,是我现在的居住地。第三名汉诺威,我曾在那里工作三年,情况也还算熟悉。虽然并不确定这两个城市的生活压力真的是天下最小, 但还是可以说说自己的观察。


2017-09-16

[德国大选 2017] 谁能赢得小众的心?

自民党竞选口号之一: 改变世界的是书包,不是公文包。

德国大选就在下周日。

现在综合各大民意调查结果看,基民盟 (CDU) 对社民党 (SPD) 的赢面比往届要大许多,两大阵营的支持率相差 10% 以上。 假如基民盟真的大比分胜出,很有可能下届政府不需要社民党加入执政大联盟,而找一个或者两个小党就能得到一半以上的议席, 组阁执政。

所以这届选举,看点就在到底哪几个小党能和基民盟一起组阁。而目前,以下几个小党的支持率都在 9% 左右,难分仲伯: 德国选择党(AfD, 以下简称选择党)、自民党 (FDP)、绿党和左党。

近年来迅速崛起的选择党主要以类似 “德国第一” 的民粹口号为招徕;自前东德共产党转型而来的左党主打社会公平。 双方各自有一些坚定的追随者。 比较微妙的是在政治光谱中相对中间的几个党派之争。

近年来,撇去极左极右,各政党在各议题上的立场越来越有重合或者即兴互换的趋势。 基民盟还特别善于审时度势,在各种议题上的方向可以分分钟 U Turn 以顺应民意。这就令其他的主流党派几乎都陷入 “无话题可用” 的困局。

本篇将要聚焦的自民党还是找到了几个话题,令该党在短短四年内从几近亡党的状态起死回生,不仅有望重返联邦议会,甚至大有可能和基民盟一起组阁执政。


2017-09-09

发现张昊辰


我自己并不会弹钢琴,所以对别人的钢琴演奏水平、或者钢琴作品录音的好坏,鉴赏能力极其有限。

但也不是对音乐完全没有概念。 小学时弹过几年民族乐器,对传统民乐作品还算熟悉(这大概解释了我上一篇网志中说的: 一众发烧唱片中, 对易有伍的录音作品情有独钟)。 就自己练过的乐器作品而言,我确实对不同演奏家的技术细节处理有清晰的认识和个人好恶。 中学时参加合唱队,也唱过一些西方名作:比才 《街头少年合唱》、勃拉姆斯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等等。 中学里也有学生管弦乐队。 那时我的视唱听音考试、乐理考试、和作曲考试,成绩都还不错。 近些年也断断续续听些有趣的音乐讲座,Robert Greenberg 的,还有 Craig M. Wright 的,对西方音乐史也算有个大概认识。

但是毕竟不会弹钢琴。 对钢琴界动态不太了解也不太关心, 只是大致知道,中国城市里的小朋友几乎个个都在学钢琴。练钢琴的孩子那么多,出几个优秀的琴童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吧,我曾经这么想。
 
但是,大约一年多以前偶然知道的张昊辰,确实令我大惊小怪, 刮目相看。

媒体特别喜欢造神。张昊辰的神童事迹就不赘述了,好奇的同学请自行搜索。那些造神报道令我有点好奇,于是在网上找他的音乐,看他接受采访或者介绍自己。他温文尔雅的谈吐、人淡如菊的气质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 倒不是他讲话如何出口成章,而是他的用字、句子的表达方式、前言后语之间的逻辑、和语调语速,在在都体现不俗的教养。而教养不是凭空而来,他饱读诗书应该不是编造的。

2017-09-07

有所求·无所怨: 记刘星以及易有伍的音乐



第一次听到刘星的音乐,是 13 岁还是 14 岁,记不确切了。

当时一度头脑发热喜欢参观各种音响器材展示会,对各种名器心向往之。可是很快发现,当时父母的月薪加起来都买不到外国名厂的 1 米线材,对器材的幻想就此终结。但是,由此认识了发烧界不少有名试音唱片。刘星作曲编曲,易有伍录音制作的 《一意孤行》 是其中令我最为念念不忘的一张,从13、4 岁听到三十多岁都完全不觉厌倦,且常听常新,一次又一次从头喜欢。

就说她的音乐本身。

刘星是民族乐器演奏专业出身,但是热爱作曲,又积极借鉴西方当代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手法。所以这张 《一意孤行》 里有比较中国的悠扬旋律线,通过不羁的编曲和演绎,传达出苍茫、旷远、寂静以及内省的意境。 而那些曲子的编曲和演奏,听上去都不是为了专门炫耀编曲或者演奏本身而存在,而是完全配合音乐感觉的传达,不动声色中,把听众暂时带离这个尘世。 在中国,这样的音乐其实为数不多, 这张 1991 年发行录制的 《一意孤行》, 在今天听来都深具实验性。中国的 New Age 音乐界后来也陆续出过一些比较有名的专辑,有些销量还颇不错,但是跟刘星的比起来,始终比较简单。

刘星本人的文字感觉也有点像他的音乐:冷静不羁的叙述下面深带感性,可以见到他的真诚。以下是他自己写的 《一意孤行》 唱片文案 (本文开头链接的视频 《悦谈》 片头出现的音乐就是 《一意孤行》 的曲一 《闲云孤鹤》):

-----------------------------------------------------------------------------
01、闲云孤鹤 
人生所能给你的,是将幻想注满生命。孤独与失落是生命的助长剂,痛苦与快乐是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听不见远处山脉在吼叫,只见眼前闲情逸致处处生。我之悲哀,难说不是人之悲哀。

02、无所不至

有一种无法想象的压抑,你无法也无力逃脱,它让你窒息,让你头脑发木,让你孤独无望地慢慢腐烂下去,直到你失去思维,失去神经,失去区别你和他人不同的任何一点。直到你再也没有力气拿起笔,再也没有一滴血供应你的大脑。如果你相信来世,那就等着吧。

03、孤芳自赏
我不过是对自己说,孤独只是一种感觉,勾勒怎样的嘴脸才能反映心态?只怕连最后的自尊也丧失。

04、虚怀若谷
世事万变皆不变,实则不实,虚则不虚。城府再深,深不过谷。忽闻沁心怡人之山歌,伴着涓涓流水,自远处缓缓而来,有所求,无所怨。

2017-09-05

德国大选问 Google


四年一度的德国联邦大选将在 9 月 24 日举行,不到三周了呢。

是否每个选民都了解本选区的每个候选人?选民们是否也想了解别的选民都在关心哪位候选人,哪些议题?

精通信息处理的 Google 出手帮助德国选民在纷纷扰扰的选举信息中理出头绪,获得洞见,做一个知己知彼,洞察大选信息的聪明选民。

轻松做好出行功课: Google Trips 简介



大约两周前,发现了一个很好用的 App: Google Trips. 试用以后大感惊艳,向大家介绍一下。

安装这个 app 以后,用 Google 账号登入,她就会自动在你的 gmail 邮箱里搜索关于旅行的预订信息, 很聪明地把你某个行程的去程回程以及这个时间段之间的旅馆、名胜处的预订信息组织到一起方便你查看。 而你什么都不用做!!当然前提是你的所有预定邮件都是送到你的这个 gmail 邮箱里的。

在我的手机上打开该 app, 可以看到这样组织好的一次次出行信息:


2017-08-31

[Design Thinking in Action] Proposal for a Revise of the Ticketing System of Munich Public Transport

Yesterday I wrote up a a story about a very disturbing experience with the Munich Public Transport company (MVG). I posted this story to MVG's facebook page. MVG did not answer me. But a person called Mi Ke provided some interesting points in that thread.

As a long-time fan of public transport, now I just want to do something useful for all the passengers of MVG. Usually my wage is some xxx euros per hour for such sort of work. But I am too passionate about a good solution on this matter, so that I'm doing this for free here, and donate my work in this article to MVG. I know this won't be a perfect solution, but will be very glad if this paper can provoke thoughts and initiate a change in the MVG ticketing system.

Actually this could also be an outline for a bachelor or master thesis. If any student care to work further on this subject, simply contact me and I'll be glad to coach you or work with you.

1. Problem Statement

The German public transport systems in general provide rich sets of tickets, and every local system in a city has her own rules about how to use the tickets. This leads to significant confusion to average passengers, and leads to unintentional rule violation, which causes frustration and unhappiness to the passengers, and also leads to bad relationship between passengers and the transport companies.

Each kind of ticket is tailored for specific situations, usually the tariff is designed by business departments of local transport operator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_not_ to alter the tariffs, but to design some processes to mitigate confusion and hassle when a passenger is buying and using a ticket.

A "ticketing system" in this paper is an abstract concept, it can be a ticketing web page for PC, or ticketing app for mobile devices, or ticketing machines in stations and on vehicles. While the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may be different on each kind of devices, but the principles and the core process should be consistent across all devices.

The biggest mistake in many ticketing systems is: They assume too much from users, especially users from other cities and unfamiliar with local offerings and regulations. It is good if a user does her homework before she uses the system, but an extensive pre-study should not be a requirement for using the system. It is the local transport company's responsibility to embed and emphasize all important information into their ticketing process, and protect the users from being psychologically hurt by any unfriendly staff.


2. Design Principals

2.1 Keep it Simple

Local rules and regulations can seem very daunting in text. In fact very few people really read all the text just for fun. But in fact, most important points in those daunting text could be presented in a simple and approachable way. This presentation does not have to be text on screens. It can be diagrams, info-graphs, animations, sounds, or even some steps or mandatory interactions in the ticketing process. 

2.2 Keep it Consistent

In case of the MVG regulation, even if you buy a 1 day or 3 days ticket, you don't have to always validate it. Such tickets bought on buses or trams are automatically valid. Only when you buy those tickets from a train station, they are not "valid", you must manually validate it. 

This inconsistency puts passengers in immediate danger once they buy a ticket from any station. Innocent people buy a ticket and get the illusion of duty completed. MVG should not assume a passenger will always ask if a ticket needs validation or not. They get onto the tram, get inspected and then get insulted as "Schwarzfahrer". Poor poor passengers. 

The reason for this inconsistency is: some people want to stock such tickets. If they buy several tickets in one batch, there has to be a way to tell when a ticket is used or not.

This is not a good reason to keep the inconsistency.

Who will be buying such multi-day tickets? Not the local commuters who already buy monthly tickets or annual tickets. Most likely business travelers or tourists will need them. When they stock such tickets, they are likely to forget the tickets at hotels or in the pocket of another coat. So, the stocking of multi-day tickets should not be encouraged.

MVG should really just close the stocking possibility, make those multi-day tickets immediately valid once they are sold, and remove the hassle of validation for multi-day tickets. This is then a consistent and better user experience. Yes, I propose to change the regulation here.

2.3 Encapsulate the Suboptimal Processes

Before the regulation changes for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passengers will have to live with some suboptimal processes. For example the "first buy, then validate" process.

It is the ticketing system's responsibility to encapsulate all the steps in these processes, to protect passengers from unintentional violation of rules, but not passengers responsibility to find out the correct usage.

In case of the purchase of the multi-day tickets, a ticketing machine in stations should help passengers get the ticket validated right within that machine. One possibility is: before the payment screen appears, an information screen should appear and say "The x-days ticket sold from this machine is not valid even after your payment. Do you want me to validate it now for you? You can stock it and use the ticket in another day, but please never forget to insert this ticket into the ...." If the user tap on the "Yes, validate it now" button,  a validation timestamp should be printed on the ticket.

3. A Passenger-Centered Ticketing Process in General

Passengers have different levels of familiarity to the tickets and regulation of usages.

A buying process with too many details about the tickets appears unnecessarily winding to a user who knows her ticket very well.

At another hand, there are users who hardly know which tickets are available and which one they should buy. There are also users who simply want some outing and do not even know where to go. For these users, the ticketing system should provide adequate guidance for making a buying decision, it should play the role of a recommender system.

The ticketing process should be different for these two groups of people. For the first group, the system should provide direct access to all possible tickets so a user can choose her ticket as quickly as possible. A first draft of this process seems relatively straightforward, and we will revise it for different sizes of screens later (not in this paper).

Here is the wireframe for first screen of the system.

Note for readers who don't know about wireframe: simply put it is the very initial stage of software user interface design. It focus on specifying user experience: what should be on the screens and how users are supposed to interact with the elements on the screens. At this stage, detailed design of layouts, fonts, colors, etc. is not important and should be ignored.

The content I put in the wireframes is not specific to MVG, it's just conceptual and intended to illustrate the idea.

Process for local transport ticketing system: 1 


The first group described above are very likely to choose "Yes, show me the tickets". Once that button is tapped, the second screen could present all available tickets, it might look like this:
Process for local transport ticketing system: 2-1
Once a ticket is chosen, a typical payment subprocess will start and the existing screen on MVG ticketing machines looks okay to me:



If the chosen ticket needs validation, a warning screen as described in section 2.3 should appear before the payment subprocess.

The subprocess for the second group of people (those who are unfamiliar with the local transport system) is a bit more interesting.

4. Subprocess as a Recommender System

This recommender system has a very clear goal of decision support. In a local transport system, typically it will have about 20 to 50 kinds of tickets in its disposal and should pick out two or three most suitable tickets based on passenger's needs.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such as places the users want to go and the numbers of persons in the travel group should be explicitly asked, other parameters could be assumed and presented together with the results of recommendation.

I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 this evening and tomorrow, so I'll leave the wireframes and just describe my design draft in text.

In the first screen of the recommender process, users should input places they'd like to go, and the number of persons in the travel group. There should be a big button saying "I don't know, please recommend places to visit."

If the desired places are specified, then on the next screen, the system can present most suitable options, something like this:

1. A one-way trip, choose this: (a single trip button)
2. A round trip, choose this: (a round trip button)
3. Unlimited trips, valid in X days, choose this (input field for the number of days, and a x-day ticket button)
4. Stripe cards, validate stripes as you go, choose this: ( a stripe cards button)

Except the fourth option, all the three options above will print tickets that are immediately valid after the payment. And the expiration date and time should also be printed on the ticket.

Personally speaking, I'm not a fan of stripe cards. It's too easy to forget validating the strips and get yourself into serious humiliation. Maybe it's several cents cheaper than a regular ticket, but your dignity and happiness are more important. My advice to all business travelers and tourists: Don't buy stripe cards that require manual validation. Only buy tickets that are automatically valid after the purchase.

If,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recommender process, the user tapped the "I don't know, please recommend places to go.", the subprocess could be like this:

A "Tourism Attractions" button,  a "Recreation Paradise" button and a "Public Services and Emergency Help"

When the "Tourism Attractions" is tapped, on the subsequent screen, there should be options for "one day", "two days", "three days", "one week" plans. The places on the plan are of course carefully chosen and the routine optimized. And, it should intelligently disperse the order or routine of visiting for different buyers, so that every attraction won't get too crowded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When a user purchase a "plan", immediately valid tickets will be printed and a bar code of the plan details will be on the screen. The user can scan the bar code and get the details on her mobile phone.

When "Recreation Paradise" is tapped, on the subsequent screen, different themes such as "hiking", "art", "music", etc. will be presented. Choose a theme and 2 or 3 places will be recommended. Then choose the places you like and buy the suitable ticket. The system at this point will assume a round-trip ticket and ask for confirmation. If not round-trip, then present other options.

When "Public Services and Emergency Help" is tapped, places such as the currently opening hospital, police station, the nearest bank, etc. will be presented. Just choose one,  a one-way trip ticket will be assumed and the payment process immediately starts without any further ado.  Where to get off and the detailed address of the destination will also be printed on the ticket, so that the passenger can easily find her way after she gets off the tram/bus.    

This is just an outline here. A real research paper should discuss more about the details and support the statements with hard data.


5. A Word on the Trustability Investigation

I said in my last write up that "when misfortune happens, there should be some mechanisms to differentiate intentional fare dodgers and unintentional rule violators". Mr. Mi Ke said it is not possible. I don't think so. Technically it's well possible and there are several methods that work very well.

To find out the trustability of a person who tells her story about why her ticket is not validated or explains that she forgets her annual ticket at home, you can investigate her personal data and compute a trustability score of her. If the score is higher than some threshold, let her go and if the score too low, fine her.

We can model a trustability function to compute the score. This model could include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 Her "Schufa" score
* Her criminal records
* Her fare-dodging records
* Transaction records or credibility records of her online purchases on websites such as Amazon, ebay, etc.
* Analysis of all her words on internet: on her blogs, on social media such as Twitter and Facebook, etc.
* ...
* ...

Technically these are all feasible. Some Apps that offer people low-cost online credits are already using similar models to compute whether an online borrower is trustable or not.

The only "problem" here might be privacy protection. You could ask the passenger whether she'd like to allow such investigation to cancel her fine. If she signs the agreement, you can try to get all relevant personal data and compute a trustability score for her.

If you think that goes too far, sometimes there are much easier ways.

Several weeks ago I visited my relatives with train. I bought a ticket for second class. But I've been traveling with first class tickets for the last 5 years in frequent business trips. I went to the first class cart without any thinking, just like a reflex.  Then came the conductor. When I showed my ticket, I suddenly realized the wrong place. I said sorry, told my story and stood up to go to the second class.

In that case, it was really very easy to verify whether I told the truth. The conductor just needed to log into the DB system and read all my purchase records.

But he didn't. He waved his hands, and said "No problem, please sit here", and smiled to me.

That conductor's kindness brightened my day.

And, he was not the only kind conductor I know on the DB long-distance trains.  From news and friends' stories,  various other DB conductors helped confused people get their way around and did not make any fuss about their "wrong" tickets. Thank you!

Generally I find the service quality on long-distance trains much, much higher than local S-Bahn or trams. I love DB long-distance.


--------------------------------------------------------------------------------------------------------

My final word to MVG: Please be kind to your passengers, and please stop calling them "Schwarzfahrer" once they are caught riding without a "valid" ticket. You may say "well, it is actually a neutral word." But people have different perceptions of wording. The title "Schwarzfahrer" is really very hurting and insulting in my ears, almost a language violence. I know the MVG staffs are experiencing all kinds of language violence from unreasonable passengers. I feel very sorry for the staffs who get scolded by passengers. But, the fault of those unreasonable or less civilized passengers is not the reason to lower the level of your kindness and service quality. I do see many friendly MVG staff trying their best to help people in the stations. Thank all of you.

Let's all do our best to be good citizens.

2017-08-29

[Improve the Daily Life] Fix the User Experience in the Ticketing System of Munich Public Transport

As a technical consultant I travel frequently in the German-speaking regions: Frankfurt, Zürich, Hamburg, etc. I buy an annual ticket in Stuttgart, where I live. And when I'm out working, I usually buy multi-day tickets.

The German ticketing systems are very complicated in general. These systems build upon parameters such as specific time periods in a day, specific days in a week, specific "zones", ages even family status of the ticket buyers, etc, etc. For a foreigner, they are usually arguably more complex than a typical ACM paper.  Some sorts of tickets require "validation", but in Hamburg and Zürich for example, their day tickets do not require manual validation. The day tickets are automatically valid once they are sold, and will expire either until the next day or after 24 hours.

I'm just used to this and thought Munich is the same. I usually bought 3-day tickets in Munich. The first time when I bought it, I looked for the time stamp, found one, and felt safe. It was always like this and I never encountered any ticket conductor until this morning.

I bought a 3-day ticket yesterday. This morning there were conductors in my commute subway, and one said my ticket is not valid. In surprise I showed the time stamp to the conductor. He said that is the stamp of selling, he needed a stamp of validation. I said I'm sorry I did not know it, I'm from another city. He said there's a 60-Euro fine to pay. I looked at my ticket and said, it's not that I tried to lie, I really did not know the rule specific in Munich, could you please mark this ticket as "valid from yesterday" so that I get my fair share of ride time? He said he could not do it, and started to talk in a very hard tone. The gentleman sitting beside me tried to help, he said the ticket was still freshly bought, why not just time stamp it and let her go? This gentleman was scolded and I felt so sorry for him.

Well, to make a long story short, later I tried to appeal at the customer centre of Munich Public Transport (MVG), and was treated like a criminal. No chance to get myself understood, no chance to tell my whole story, the service staff said it was all my fault not getting informed before I travel to Munich, thus they must classify me as a "Schwarzfahrer (fare dodger)". She said "You have to be fined. It is not unfair, every body comes to the customer centre with an excuse, we must treat all of you equally. It's really your fault".

Yes she is right on one point. I should have informed myself better. My laziness, my apology. But I can only take 50% of the fault. MVG and the intentional Schwarzfahrer have their own shares too.

It's not that 60 Euros is breaking my nerve. It's the following two things which are really disturbing:

1. The grossly flawed ticketing system of MVG, which makes users from other cities easily make mistakes and get fined.
2. The way how an actually innocent passenger (user) is treated there.

Let me first talk about the second point and get my emotion out.

I've been always an honest passenger, never tried to ride without a ticket and never tried to lie about my ride time. I wrote countless blog entries singing ode to the public transport. I coded for a software system for Deutsche Bahn for 2+ years, remain loyal to them till today. For all my business travels my employer has all the past tickets, MVG could investigate if they want. No body cares about all these facts, no body cares to listen. Sorry but I find it so, so, so, extremely unfair to classify me as a "Schwarzfahrer", it is an _extraordinary insult_.

I was speechless when the staff at customer centre of MVG started to blame me like I were a criminal. First she had very hard judge on me. Second she was so merciless, even a bit gloat when saying I forgot to inform myself (she said Pech, which means bad luck). This is not the correct way to treat any customer. After all, the MVG is there to serve and help people, but not to make innocent but unlucky people feel bad about themselves.

Many local workers in Munich have done a great job at making people from other cities feel welcome: the staff at my hotel, the staff in restaurants.....I am endlessly thankful to all of them and I love Munich because of them. The service quality at the MVG customer centre just does not match.

Now let me come to the first point above and get back to technical stuff.

Basically I am not a fan of the uncontrolled entrance to the platforms. It provides too much convenience for intentional fare dodgers, and we honest passengers become victims. This alone is not fair to passengers who do buy tickets.

But the whole Germany / Switzerland are like this. Maybe adding turnstiles to existing stations are too expensive.

Then, MVG could at least cancel that validation machine altogether, at least for the x-day tickets. Surely there will be a little bit less flexibility, but passengers could make less mistakes and save the work of validation. On every Deutsche Bahn (DB) ticket, there is automatically validation period, passengers do not have to do any extra validation. For x-day tickets MVG please follow DB, or Stuttgart, or Zürich, or Hamburg.

If, they insist on validation, then at least please add _significant_ notices on the tickets which do need validation. As I just checked, the notice is there on the last screen of "3 days ticket", but it is in small print and actually not that intuitive for many people who do not know what a validation actually means. I would suggest an animation on the same screen. The animation could be a hand inserting the ticket into the small blue validation machine. It is really MVG's job to help passengers do things as MVG perceive, please do not blame passengers at 120% when something was not totally right.

When misfortune happens (such as in my case), there should be mechanisms to differentiate unintentional rule breakers and intentional rule breakers, and please do not insult people. Beside / beyond rules there are common sense and logical thinking. In my case, the earliest possible valid moment is printed on the ticket (when I bought it), and the earliest possible invalid moment is 3 days after the time of purchase. The time point when my ticket got inspected lies perfectly between these two boundaries. So no matter I stamp it with an extra time or not, it is still valid!!! This is what I call common sense and logical thinking. I just hope every staff at MVG can also think this way.

The bottom line is: MVG, or any other service companies, are meant to build their business upon serving and helping people, to make our society a better place, but not meant to treat people as criminals when some rules are unintentionally broken.

Now please let me show you the screens for buying a 3-day MVG ticket for inner city (Zone 1) on the ticket machine:

1. Choose the "Day tickets" from the menu at left:



2. Then choose "1 Person" or your case on the second screen:




3. Then you can choose 1 day or 3 days. There is a small notice about "from validation....", but the thing is, such day tickets in many other cities are automatically valid when you buy it: Stuttgart, Zürich, Barcelona, Lisbon, Frankfurt...... So I just ignored that notice. You don't make the same mistake!!!




4. Tap on the "3 days" button, you get this screen:




5. Today I tapped the "More ticket information" button to see if there's any notice or warning about valication, but the "information screen" looks like this:




As a software engineer I must say, MVG does not explain or emphasize the "validation" enough. I would put a full-screen-animation of a hand inserting the ticket to this little guy (Usually they can be found at the entrance to the platforms. The confusing thing is, not all tickets need validation. Some need some not.....I am sick of this badly designed user experience and would like to fix this. Let's cancel this validation machine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design another validation mechanism! ):




If MVG is willing to implement my suggestion, I am more than happy to help on the software part. I am very fastidious about user experiences, will strive to create something that is at least easier to understand and more difficult to make mistakes than the currently system. MVG can count on me.

I have never asked my readers to share any of my blog entries. Today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ask you, my dear reader, please share this article on your favourite social networks: Google+, Twitter, Facebook, etc. Two intentions:

1. To help people from other places to get well informed about the MVG ticketing system, avoid getting any personal insult from unfriendly MVG staff if you don't know your ticket should be validated or simply forget to validate.

2. To voice our desire to fix the flawed user experience of the MVG ticketing system.

Together let's make the beautiful Munich a more friendly place for business travelers and tourists!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reading!

Extended Reading:
Follow up of this story

2017-08-15

朱光潜:谈价值意识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以下全文转载朱光潜先生的《谈价值意识》,原文写于 1940 年代或者 1950 年代。至今值得一读再读,与朋友们共勉。

————————————————————————————

我初到英国读书时,一位很爱护我的教师——辛博森先生——写了一封很恳切的长信,给我讲为人治学的道理,其中有一句话说:“大学教育在使人有正确的价值意识,知道权衡轻重。” 于今事隔二十余年,我还很清楚地记得这句看来颇似寻常的话。在当时,我看到了有几分诧异,心里想:大学教育的功用就不过如此么?这二三十年的人生经验才逐渐使我明白这句话的分量。我有时虚心检点过去,发现了我每次的过错或失败都恰当人生歧路,没有能权衡轻重,以致去取失当。比如说,我花去许多工夫读了一些于今看来是值不得读的书,做了一些于今看来是值不得做的文章,尝试了一些于今看来是值不得尝试的事,这样地就把正经事业耽误了。好比行军,没有侦出要塞,或是侦出要塞而不尽力去击破,只在无战争性的角落徘徊摸索,到精力消耗完了还没碰着敌人,这岂不是愚蠢?

我自己对于这种愚蠢有切身之痛,每衡量当世之物,也欢喜审察他们是否有犯同样的毛病。有许多在学问思想方面极为我所敬佩的人,希望本来很大,他们如果死心塌地做他们的学问,成就必有可观。但是因为他们在社会上名望很高,每个学校都要请他们演讲,每个机关都要请他们担任职务,每个刊物都要请他们做文章,这样一来,他们不能集中力量去做一件事,用非其长,长处不能发展,不久也就荒废了。名位是中国学者的大患。没有名位去挣扎求名位,旁驰博骛,用心不专,是一种浪费;既得名位而社会视为万能,事事都来打搅,惹得人心花意乱,是一种更大的浪费。“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在 “为人” “为己” 的冲突中,“为人”是很大的诱惑。学者遇到这种诱惑,必须知所轻重,毅然有所取舍,否则随波逐流,不旋踵就有没落之祸。认定方向,立定脚跟,都需要很深厚的修养。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儒家在人生理想上所表现的价值意识。“学也禄在其中”,既学而获禄,原亦未尝不可;为干禄而求学,或得禄而忘学,便是颠倒本末。我国历来学子正坐此弊。记得从前有一个学生刚在中学毕业,他的父亲就要他做事谋生,有友人劝阻他说:“这等于吃稻种。” 这句聪明话可表现一般家长视教育子弟为投资的心理。近来一般社会重视功利,青年学子便以功利自期,入学校只图混资格作敲门砖,对学问没有浓厚的兴趣,至于立身处世的道理更视为迂阔而远于事情。这是价值意识的混乱。教育的根基不坚实,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以至于整个文化。轻重倒置,急其所应缓,缓其所应急,这种毛病在每个人的生活上,在政治上,在整个文化动向上都可以看见。近来我看了英人贝尔的文化论(Clive Bell: Civilization),其中有一章专论价值意识为文化要素,颇引起我的一些感触。贝尔专从文化观点立论,我联想到 “价值意识” 在人生许多方面的意义。这问题值得仔细一谈。


2017-08-03

似是而非

前几天飞回中国度暑假。在飞机上看了几部电影,比较喜欢其中一部,下了飞机还念念不忘,在互联网上找她的中文资料。 并不知道那部电影的中文名字,我用的搜索关键字是 “日本电影 an  煎饼 红豆沙”,百度返回的结果完全不知所云,翻了五、六页都跟我看过的电影没有关系。然后翻墙 Google,同样的一组关键字,Google 给我的第一个结果就是豆瓣上《澄沙之味》专页的链接。除此之外,搜索结果第一页上的好几个链接都直接跟这部电影有关。 没错,我找的就是这电影。微软的 Bing 不翻墙就可以使用,同样的关键字,Bing 返回的第五条结果跟这部电影有关,不算太差吧。

这个例子就可以说明 Google 和百度在语义匹配、信息检索技术以及结果排序能力上巨大的差别,这种产品品质的差别导致了用户体验的天壤之别。作为搜索引擎来说,跟 Google 相比,不客气说,百度三流不入。 只可惜因为在中国 Google 服务被封百度一家独大,没有比较就不知优劣,许多祖国人民使用三流搜索产品而不自知。在产品品质上有追求不妥协的国民则必须翻墙以使用 Google。

回国以后参加老友聚会其乐融融,席间拍了很多照片。约会后大家都把照片传到微信群组里,在手机上一张一张看我觉得不太舒服也不太方便,想把珍贵的相聚照片全部下载,上传到我的 Google Photos 做一个相册,方便观看、方便日后寻找、也方便分享。

但是,我手机上的微信 app 竟然不支持点击某张照片后直接分享至别的 app (注:图片之类的文件可以在不同 app 之间传来传去是安卓 API 的一个基本功能,大多数安卓 app 都支持这个功能),要传也只能在微信内不同的聊天窗口内传。实在是太封闭了!腾讯以为人们除了微信就不需要别的 app 了是吗?用什么 app 做什么事应该让用户选择用户作主,请腾讯不要 dictate 也不要蒙蔽大家的眼睛。我不就范,试图从微信上批量保存照片至手机,这功能竟然没有! 不屈不挠的我于是一张一张从微信群里下载照片。更不方便的是,微信只能把照片保存到微信自己指定的文件夹,而不能让用户在下载照片时指定目标文件夹。

就算是一张一张下载照片,繁琐程度也做到了极致。首先点击一张照片的缩略图,然后在弹出的放大图下方有一个“下载原始尺寸大图”的按钮,点击按钮等待载入,载入完毕以后,屏幕立刻弹回聊天窗口。需要再次点击聊天窗中的缩略图才能切换至大图再保存至手机。这样,保存每张照片至少要点击四次,切换三次窗口。而且,原始尺寸的大照片,在两三天以后就会从微信的服务器上自动删除,逼着用户拍照以后立刻下载。中国同胞为什么可以忍受如此恶劣的用户体验?我想,因为市场垄断造成的别无选择是最重大的因素。

2017-07-23

Regina Schwarz: Was froh machen kann 《快乐之源》

今天陪儿子读课外书,读到诗人雷吉娜·施瓦慈 (Regina Schwarz) 的一首小诗。施瓦慈女士善于感受平凡日常生活中的温柔美好, 为儿童写的诗多天真细腻,我自己非常喜欢。前几年译一本德语诗歌合辑时也曾介绍过她的两首诗。今天再分享刚刚读到的一首:


快乐之源


收到你的礼物时, 姥姥的笑脸,
你若有所思时,心中那个念头。
一个宝藏的地图,
溪边你最喜欢的地方。
你克服过的困难,
令你开怀大笑的人 。
肚子上温暖的阳光,
你喜欢的人,也喜欢着你。

—— 雷吉娜·施瓦慈



Was froh machen kann


Omas Gesicht, wenn du ihr etwas schenkst,
der Gedanke, den du gerade denkst.
Der Plan von einem Schatz,
am Bach dein Lieblingsplatz.
Wenn dir etwas Schwieriges gelingt,
und einer dich zum Lachen bringt.
Die warme Sonne auf dem Bauch,
wenn du wen magst und er dich auch.
          —— Regina Schwarz



今天令我感到最快乐的是,和儿子一起读了很久的德语课外书,给他洗了一个澡,然后陪他入睡。

延伸阅读:
Regina Schwarz: Wen Du Brauchst 《你需要怎样的人》 中译
Regina Schwarz: Du 《你》 中译

2017-07-21

面试

平时做项目,有时客户会要求签单之前对几个候选工程师/技术顾问进行面试,然后在合同中指定这一单由哪位来做。就面试这件事而言,我谈不上身经百战,但也算有点经验。

作为工程师/技术顾问,我也希望合作方聪明能干、容易沟通、大家能在差不多的思维水平上共同理解并解决某个问题。我个人偏爱面试方问一些比较实际、具体的技术问题。自己最喜欢的一次面试经历,倒并非是争项目,而是一次求职。

那次求职,第一轮是视频面试。一位工程师先问了数据库规范化和逆规范化的一些概念,规范化的优缺点,以及我在工程中会选择哪种范式?又问了一些基本的 Linux/Unix 操作命令,诸如 “你用什么 Linux 命令测试某个 web service 是否在正常运行中?” 最后出了个题目,让我在线编程解决一个小问题。整场视频面试我都觉得有话可说,虽然直说不懂怎样配置 iptable,还是顺利通过,被送到下一轮。

第二轮面试,一天之内由四组面试官车轮考试。 其中三组是工程师,一组是主管经理。当时我实在太想获得那个职位,准备其实还算充分,但是面试前几天一直心神不宁,太多憧憬和幻想,也担心落选后的去向。

第一场编程考试的第一题是写程序测试任意一个字符串是否为回文。其实简单到编程初学者都能解决。我在家练习的时候还做过一道差不多但难度更大一些的题。一边写代码还一边跟老公聊天,十分钟之内轻轻松松写出算法效率最高的一种解法。但是面试那天莫名其妙多用了一个 index,明显的 bug,5 秒钟就该发现的问题,5 分钟还未纠正。待到幡然醒悟,自知大出洋相,心慌意乱,后面真正考验编程功力的题竟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

接下来三组面试官的问题也是聚焦技术层面,多是一些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式问题,看看我能说出多少种方案。面试中,考官们常常借题发挥,就我提出的某种方案深入问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或者我的取舍理由。

整轮面试从上午 9 点不间断无休息考到下午 1 点,基本上我的技术知识面、思考方式、实际工作经验和沟通能力都有被他们以点带面考察到。最后我落选了,但觉得很公平。毕竟人家是业界最强门派,应征者中高手如云。我不光输得心服,还觉得他们那样复杂严格且马拉松般的面试既为那间公司选拔人才提供了比较科学的依据,也为每位候选人提供了比较充分的展示能力的空间,非常可取,值得别的用人单位借鉴。我自己在那次面试得到的教训就是,得失心不可太强,平常心对待,可能发挥会好一点。那次失败经验令我以后在面试之前都比较放松。倒不是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想放松就可以放松(这我估计到老都很难做到)。而是经历过业界最严格的遴选程序后,对以后的面试多了点平常心。

2017-07-17

[友情转载] 初遇慕尼黑 · 两篇

桑引: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 以下正文 --------------------------------------

也许是因为明天就要离开,也许或是其他。不舍这个夜晚,尚无睡意。

慕尼黑是个太有魅力的城市。古老的建筑保护或修缮的相当完好,新的建筑也在这浓郁的旧世纪风格中非常的自我克制遵循着历史的惯性。之所以称之为旧世纪,主要还是我对这些建筑没有任何的学识,不敢冒昧的冠以“中世纪”、“哥特”、“巴洛克”等经常听到但不明觉厉的词汇。

恰逢这里的冬季。

某天醒来,窗外的屋顶已经披了层白雪。想象这么一副画面:地面交织着铁轨,上面行驶而过蓝色的电车,电线很干净利落的挂在铁轨的上方;路边是连片的各色高墙,黄色为主,大概六层,很均匀的窗格嵌入其间。玻璃好干净,偶尔透出里面暖黄的灯光。屋顶是瓦片式的两个斜坡,本是红色, 那时只剩红边,虽是被白雪覆盖,却像批上了温暖的绒毯。

这里的天气没有中国东南的湿冷。风不大,但也不是好脾气。走着走着,会突然瓢泼大雨,也忽而雪,大颗的。好在密度不高,打在路人黑色灰黄为主的衣服上,黑色,反而成了天赐的碎花,可以用手轻轻拾起。当然也会突然阳光明媚,蓝天白云,映衬着发黄的落叶,大都洒落在道路两边,又是一种毯子,又是一种色彩。

住在这个城市的人啊,看起来就让人觉得幸福。让那些莫名的幸福指数见鬼去吧,他们的身影和笑容,可以融化旅人的疲惫。很自然的让自己享受其中。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城市对吸烟的开放,颠覆自己对西方国家的认知。室内一定是禁止的,路上却有边走边吸的男的女的。各类商店的门口,也很容易看到烟头。中心城区人行道间或是公交车站的垃圾桶已经不少,上面一般都会有灭烟头的圆环台面。广场上可以看到坐地的乞丐,也有在闹市路边找路人行乞的。不过很好打发,摇摇头或是摆摆手,那人便会若无其事的离去。


2017-07-01

朱光潜:谈理想的青年

(桑注:哲学家朱光潜先生学贯中西又文笔流利。治学扎实深入有系统,所以很多事情他有高远的视野和胸襟,看得清楚讲得透彻。 这篇上世纪中期写的文章, 至今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他一生与青年为友,热心为青年朋友指点迷津。贴出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希望朱老先生的智慧能令大家——不只是青年——在这纷扰的世事中少点彷徨苦闷,多点改造世界的热情和毅力。与大家共勉。)


朋友:

你问我一个青年应该是什么样一个标准,做努力进修的根据。我觉得这问题很难笼统地回答,因为人与人在环境、资禀、兴趣各方面都不相同,我们不能定一个刻板公式来适应于每个事例。不过无论一个人将来干哪一种事业,我认为他都需要四个条件。

头一项是运动选手的体格。我把这一项摆在第一,因为它是其他各种条件的基础。我们民族对于体格向来不很注意。无论男女,大家都爱亭亭玉立,弱不禁风那样的文雅。尤其在知识阶级,黄皮刮瘦,弯腰驼背,几乎是一种共同的标帜。说一个人是“赳赳武夫”,就等于骂了他。我们都以“精神文明”自豪,只要精神高贵,肉体值得什么?这种错误的观念流毒了许多年代,到现在我们还在受果报。我们在许多方面都不如人,原因并不在我们的智力低劣。就智力说,我们比得上世界上任何民族。我们所以不如人者,全在旁人到六七十岁还能奋发有为,而我们到了四十岁左右就逐渐衰朽;旁人可以有时间让他们的学部事业成熟,而我们往往被逼迫中途而废;旁人能作最后五分钟的奋斗,我们处处显得虎头蛇尾。一个身体羸弱的人不能是一个快活的人,你害点小病就知道;也不能是一个心地慈祥的人,你偶尔头痛牙痛或是大便不通,旁人的言动笑貌分外显得讨厌。如果你相信身体羸弱不妨碍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援甘地为例,那我就要问你;世间数得出几个甘地?而且甘地是否真像你们想象的那样羸弱?一切道德行为都由意志力出发。意志的“力”固然起于知识与信仰,似乎也有几分像水力电力蒸汽力,还是物质的动作发生出来的。这就是说,它和体力不是完全无关。世间意志力最薄弱的人怕要算鸦片烟鬼,你看过几个烟鬼身体壮健?你看过几个烟鬼不时常在打坏主意?意志力薄弱的人都懒,懒是万恶之源。就积极方面说,懒人没有勇气,应该奋斗时不能奋斗,遇事苟且敷衍,做不出好事来。就消极方面说,懒人一味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经不起恶势力的引诱,惯欢喜做坏事。懒大半由于体质弱,燃料不够,所以马达不能开满。“健全精神宿于健全身体”。身体不健全而希望精神健全,那是希望奇迹。

(桑注:相信朱先生这一段是对多数普通人而言。古今中外也时有天赋秉异身残志坚的奇人异事。比如太史公受宫刑之后著史记,霍金身体限于囹圄而思想远至天外。但不是人人都有太史公或者霍金的意志和境遇。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强健的身体确实催生强健的精神和意志。本桑跑步回来,常觉得头脑特别清楚,此时写文或者编程多感顺畅。如果连续多日睡眠不足,则明显感觉记性不佳,反应减慢,做任何事都很难得心应手。工作高效的专业人士多注重锻炼身体。本桑公干在外常住旅馆。傍晚时分,好一点的商务旅馆里的健身房每每人满为患,使用跑步机还要排队。也听过有人脑力工作之余每日游泳两公里,外出公干时绝不住没有游泳池的旅馆。)

2017-06-27

简介几个重要的网上教育平台:Coursera,Udacity 和 Udemy

相关旧文:Salman Khan 和他的 Khan Academy

常常有遇到朋友或者同事询问网上课程,感觉很多人还并不了解当今的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 即网上大课堂是如何运作,且还没有搞清楚平台和课程之间的关系。我自己使用几个风格各异的网上教育平台也算有些时日,今日就来简单介绍下三个极具代表性的教育平台:Coursera,Udacity 和 Udemy 的主要特点以及她们的异同。

当今为数众多的网上的教育平台,在技术框架和用户互动模式上其实大同小异。授课方准备的教学材料不外视频,电子讲义,延伸阅读或者深入自学用的链接,以及课后习题以及电子考卷。这些材料可以上传到教学平台上,授课方可以指定某门课的学习期限,比如 10 周内学完,或者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和节奏,不设学习期限。必须定期完成的课程,通常教师们会把教学材料以星期为时间单元组织分割好。每周的教学视频、讲义、课后作业、和测验都能方便地在网上找到。每段教学视频通常只有数分钟,这样方便工作生活忙忙碌碌的学生利用时间碎片看视频。每周的教学视频总时长因课程而异。通常不会超过两个小时。


2017-06-26

两款较新的 Android Wear 手表印象,以及 Nokia 手机之王者归来

大概三年前买了当时世界上第一款 Android Wear 智能手表,三星的 Gear Live,还写过一篇功能介绍和体验报告



买来不久,她的充电搭扣就断掉了,充电时必须用自制的工具将表身和充电器固定在一起。外出公干时,这套自制工具当然也是带着走,感觉有点不便。而且感觉表身确实有点笨重。她对我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各种便利,我是很欣赏的。所以不便也好,笨重也好,我倒是天天戴着她,不离不弃。

今年在各大技术网站上看到许多新的 Android Wear 手表,于是就想买一块新的。看了各大厂商的性能参数,绝大多数新产品没像三星的 Gear Live 那样内置那么多种类的感应器,大家都对市场进行细(粗)分:上班用的智能手表里大多省掉了 GPS 定位器,方位感应器(compass)和光学脉搏感应器;而运动用的智能手表则强调轻小,屏幕也小,用来读电邮之类的信息基本上不实际。看来看去,从功能上来说,竟然没有一款新的智能手表可以跟开天辟地第一款 Android Wear,即三星的 Gear Live 相提并论!

那好吧,反正价钱都不贵,就买两只也好:一只上班用,用来配职业装或者时装;另一只运动时用。那些非运动型安卓手表,硬件配置大同小异,普遍就是高通的 snapdragon 2100 芯片,512 兆内存,4G 的文件存储空间,GPS 和脉搏感应器大家都没有。那就看谁更美貌咯。Moto 360 第二代还是个美人儿,只是为何屏幕底部还是缺了一块。LG Watch Style 也是简洁清秀,深得我心,可惜没在德国发售。再接下来就比较喜欢华硕的 Zen Watch 3:



至于说运动时用的智能手表,三星的 Gear Fit 2 有内置 GPS 感应器和精度较高的光学脉搏感应器,然后尺寸又轻又小,外观漂亮,就买了她。



但是这两款手表实际试用以后,都不尽如我意。


2017-06-21

算法专家主导世界的时代

前些天看到中国的舆论监管部门关停不少内容极度庸俗无聊的狗仔八卦新闻源。因为我平时很讨厌在访问中国的新闻网站时被各种明星名人的琐碎私事淹没(比如明星结婚或者离婚时大曝双方隐私),所以明明是言论自由的拥护者,却对这波关停行动大有好感,觉得“有关部门”做得对,这是肃清社会风气的一项善举。

跟朋友提起这件事,朋友却觉得担心,这种简单粗暴的封口政令会不会慢慢扩大范围,以后针对别的话题的封口政令会陆续有来,这样是严重损害公民的言论自由。依朋友看,对付那种庸俗无聊信息源的办法大致有两个,一是信息内容如果确实侵犯他人隐私或者造谣诽谤的,完全可以起诉走法律程序;二是可以通过算法控制这些信息在网络上的曝光率。


2017-06-08

简评 2017 年中国各地高考作文题

全国卷I(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我会选择 “空气污染” 和 “食品安全” 这两个词来发点议论, 主旨大致会是这样:祖国的发展从一定阶段开始可以慢慢从主要追求财富、产量,过渡到着重提升国民生活品质。这既包括物质品质: 清新的空气、安全可靠的食品等等;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国民精神文明水准:诚信立身诚信立国、勤俭节约、终身好学不倦等等。

至于说要求中学生在 60 分钟内写的一篇文章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窃以为,要么就是太过高估了中学生的能力, 要么就是太过低估了 “中国” 这二字的复杂度 —— 这是几本书都未必能说得明白的对象。这题目似乎可以这样改一下: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初步了解中国的某一个方面。

全国卷II(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海南)

从所给出的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个人感觉第四句和第五句还是颇可写的。 从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可引申出现代社会中多元价值的重要性:各种价值观念不同,生活处事习惯不同的人在一起互相取长补短,可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由此句可以引申:在个人要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在国家社会则要对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和事物勇敢正视,积极移风易俗。当然不能忘记要毫不留情地声讨祖国的防火墙。如果连维基百科和谷歌之类的网站都封锁,则不但是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而且也是无心“正视”,是不可望,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 不敢当。


2017-05-28

最好的相机,身边的 hellolulu

 

曾有摄影师说:不管你拥有些什么相机,最好的相机就是在你手边的那一架。 对摄影爱好者来说, 要随时随地带着最趁手的相机,常常并非想像的那么简单。

上班通勤的包包里,主角大概是笔记本电脑,天天背只专门的相机包到处走会有点奇怪;外出旅游,行装又要追求轻便,用心看世界,不舍本逐末。到人群中街巷里去记录时代记录生活,又不想相机和摄影包太过招摇,最好扮作观光客。

2017-05-19

2017 Google I/O Keynote: 更多人工智能,更多第三方整合

(本篇全部图片来自  Google I/O Keynote 2017 视频截图)

两天前,今年的 Google I/O Keynote 在美国加州山景城的海岸线露天大剧场举行。这是一年一度全球开发者的节日。大约有 7000 名观众在现场共襄盛举。每年在大会正式开始前,现场都会播放多媒体内容以娱乐提前入场的观众。前年是投影在三面墙壁上的复古乒乓游戏,去年是两位艺术家为大家演奏大地筝,今年则是大屏幕上虚拟泡泡和现场的实体泡泡一起飞舞。全球各地的观众也可以参与线上的泡泡游戏,大屏幕上循环滚动各地观众在游戏中生成的泡泡数目。山景城当时有 6000 多泡泡,记得伦敦有 300 多。当时香港已过午夜,仍然有 123 个活泼的泡泡参与这场盛会:



今年的开场音乐继承了去年节奏舒缓,旋律柔和连续,编曲空灵的风格,带给人们舒适惬意的感觉。山景城阳光强烈。烈日下暴晒两个多小时后,去年有许多与会者抱怨皮肤晒伤。于是今年 Google 为每一位现场观众准备了防晒霜。

大会主题演讲终于开始,行政总裁 Sundar Pichai 率先登台,强调 Google 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是组织整理全世界的信息。为达成这个使命,他们的产品和服务重视规模。他自豪宣布, Google 的云储存服务 Google Drive 活跃用户已达 8 亿多,安卓用户已超过 20 亿。



从移动应用优先 (Mobile First)到人工智能优先(AI First)


紧接着 Pichai 就提出了 Google 的新战略:从移动优先到人工智能优先。

已经深度整合了人工智能的 Google 各项产品和服务包括搜索,地图,图片搜索,广告匹配,电邮自动回复,打字提示,视频节目推荐,图片的明暗自动调整,视频通讯的画质与信道质量的自动匹配,等等等等。



Google 也正致力于使人机互动的方式更自然。除了使用键盘和遥控器,还提供更多别的互动编程接口,比如声控,动作控等等。

得益于 Google 优秀的深度学习算法和海量的训练数据,Google 的语音识别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并且在嘈杂的环境下也能力排噪音善解人意。而 Google 的图像识别能力也不遑多让,错误率已经低于人眼识别。


强大的图像内容识别能力在许多场景都能转化为很实用的功能。比如照片的自动降噪,以及其他更高级更复杂的图像后期处理。比如,下面这张照片,摄影师本来站在一张铁丝网后面,铁丝网在照片上显得十分碍眼。Google 的人工智能可以自动识别并消除类似的障碍物。其实,很多图像编辑软件都提供自动降噪的功能,障碍物消除通过人工编辑也是早就可以做到,但是 Google 的人工智能使这一切变得简单易行。



基于强大的图像自动识别和处理能力,Google 向广大开发者提出一个新的动议 Google Lens。去年推出的谷歌助理 Google Assistant 整合了 Google Lens 以后,变得更为聪明能干。给谷歌助理看一张图片,她现在能够即时通报花卉种类,或者告诉你图片上的餐厅的信息,或者认出 Wifi 的连接信息以后自动帮你把手机接入网络。这一切她做得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不需要你作出任何复杂的操作。



高度复杂的人工智能系统通常由两大模块组成:训练模块和推理模块。所谓的训练模块,其任务就是通过算法从海量数据中整理或者归纳出许多变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用这些变量及其关系参数建立数学模型。而推理模块则是用训练模块中训练出来的数学模型来对新的数据进行推理或者归类。



通常,训练精准的推测模型需要巨大的算力。Google 为此专门设计制造了张量处理单元(Tensor Processing Unit,TPU)。这种计算单元正对人工智能算法作出硬件上的优化,据说比当今主流的 CPU 或者 GPU 要快 15 到 30 倍。Google 又在他们庞大的数据中心里部署了新的 TPU,以支持算力超级强大的人工智能云。任何个人或者企业可以借助 Google 的人工智能云以实施各种各样的智能应用。



为了更好执行“人工智能先行” 战略,Google 把旗下有关人工智能的资源聚合到一个新的网站 google.ai。这个网站聚焦三个领域:算法研究,开发工具和基础设施,以及应用场景。人工智能的有些算法十分高深,只有极少数的算法科学家有能力设计调试。为了推广这些算法,Google 的科学家们设计出了有能力设计算法的算法,称为 AutoML,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开发者们设计高性能机器学习算法的难度。



至于开发工具与基础设施,除了上面说道的张量处理单元 TPU,Google 还有在去年推出了一个开源的机器学习平台“张量流”(TensorFlow)。开发者们可以用张量流来方便地编写人工智能程序。大会上介绍了一位来自芝加哥的中学生,借助 TensorFlow 了解机器学习,立志用图像识别技术对抗乳腺癌,帮助病患。我自己有试过 TensorFlow, 非常好用的基于 Python 的编程接口,许多常用模型的调用非常简单,的确是人工智能研究以及应用人员的得力工具。

至于应用场景,今年 Google 聚焦人工智能在医学以及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数字病理学,更为精准高效的 DNA 序列侦测,等等。

Pichai 提纲挈领的简介过后,就由 Google 各产品部门的负责人来介绍人工智能在 Google 产品中带来的新特性。今年的 I/O 重点介绍的有以下几个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