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9

德国战后历届总理大事盘点兼再谈 Helmut Schmidt

题外: 年底忙于公事私事,所以没有及时在网志发文。有话可说的题材都有记录。 希望得闲时可以把落下的篇目一一补上。
 ---------------------------------------------------------------------------------------------------

大概是上个星期,德国最大民调机构 Forsa 又发布关于德国总理的民调结果。这次民调主题为: 德国战后最重要的总理。 共收到 1002 份有效答卷。 先看一下结果(按得票率由高到低排列,括号内为他们各自的在位时间):

1. Helmut Schmidt (1974 - 1982): 25%
2. Konrad Adenauer (1949 - 1963): 23%
3. Willy Brandt (1969 - 1974): 18%
4. Helmut Kohl (1982 - 1998):  17%
5. Angela Merkel (2005 - ): 6%
6. Gerhard Schröder (1998 - 2005): 3%
7. Ludwig Erhard (1963 - 1966): 2%
8. Kurt Georg Kiesinger (1966 - 1969): 0%

关于海慕德·施密特(Helmut Schmidt) 我有写过关于他的介绍。 德国战后历届总理中,从私心讲,他确是我最喜欢的一位。 但如果不带感情地看,这个民调结果我不能完全赞同。 因为主题毕竟是战后 “最重要”,而不是 “你最喜欢” 的总理。 放宽历史的视界,阿登纳 (Konrad Adenauer) 和科尔 (Helmut Kohl) 任上发生过许多对德国,乃至欧洲战后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事,个人认为,至少他们二人应该比施密特更具历史地位。下面简要介绍一下。


阿登纳(Konrad Adenauer) 是德国战后首位总理,法学家出身,当选总理时已经 73 岁,卸任时 87 岁。 据 Wikipedia, 他成功说服了西方战胜国不要大量拆除德国原有的工业设施,为战后西德近 30 年工业高速成长创造了必要的外部条件。他与劳工阶层达成工会协议,在企业中给予工人较大话语权,保证了西德战后劳资关系的相对和谐。他任上西德加入了北约。1955 年他推动德国成功摆脱了战胜国的控制,获得国家独立。苏联和西德也是在他任上建交。外交上他最重要的成就是和戴高乐一起促成了德法这一对两次世界大战中宿敌的和解。1963 年签署的德法条约奠定了日后欧共体合作的基础。战后的德国,各行各业都奄奄一息,百废待兴。 可以说,没有阿登纳的坚强领导和外交手腕,德国战后 30 年的经济发展将不会那样顺利,有没有德国的战后经济奇迹会是个问题。

当了 16 年总理的科尔 (Helmut Kohl) 在德国国内是个争议很大的人物。 但是不管怎样,东西两德是在他任上统一的; 欧元是在他任上诞生的; 欧盟是在他任上成立的,并且从成立最初的 12 个成员国迅速扩充至 20 多个成员国。 可以说他好大喜功,盲目冒进,可以说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了换取苏联和前东德对德国统一的支持,他暗中撒钱不知多少亿)。 但是,历史上许多大事确是需要不顾一切的决心和说做就做,不瞻前顾后的傻气才做得成。 欧元诞生时的技术细节还不完善吗? 这世上永远没有完善的游戏规则,一等再等,万事皆蹉跎。 科尔他这好大喜功的性格,在冷战刚刚结束,世界多级秩序开始浮现的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可谓生逢其时。他在那个乱世/盛世中做成的那些事,技术细节上固然有粗糙的地方,并且给后世留下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总算大方向上秉持了人道,和平, 发展的原则。 不管他私德怎样,他在总理任上做成的几件大事可以算在德国历史上最浓重的几笔里面。 科尔不失为德国战后最重要的总理之一。

十几年前我刚刚到德国的时候,施罗德 (Gerhard Schröder) 还是总理。 我的大学同学颇有些人骂他是猪。可见他在任上有多么得罪国民。 施罗德也是个敢说敢做的性格,有施密特的口才和科尔的行动力。 他不惜一切代价, 甚至牺牲自己政治生命全力推行的 Agenda 2010,削减了德国国民福利,在德国社会引入更多市场竞争机制,令德国企业在全球化的后工业时代保持了竞争力。 他任上,德国社会尝尽了改革的初期郑痛。 现在,Agenda 2010 的改革效果逐渐显现。 不管欧洲别的地方欧债危机怎样深重, 德国经济景气指数一再攀高。 个人认为,施罗德也是一位重要总理。

至于说勃兰特 (Willy Brandt),他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华沙一跪,以西德总理的官方身份忏悔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罪行。 还有他的东方政策,路线跟他的前任很不一样, 改善了与东德的关系。 内政上,德国的国民福利在勃兰特时代可谓登峰造极。 那时,劳工去温泉疗养都是国家贴钱。 但是这种国民福利显然很难持久。 他的后任施密特就开始削减这种福利,以平衡财赤。

默克尔 (Angela Merkel) 的总理生涯尚未结束,而且个人认为来日方长,她超过科尔做满五届甚至更长都有可能 —— 毕竟她现年 59 岁年纪尚轻,党内并无有力的竞争对手, SPD 或者别的政党又不成气候。 所以暂时不做回顾或者评论。

以下是我心目中战后德国 “最重要” 总理的排名(默克尔和其他我几乎一无所知的总理除外):

1. Konrad Adenauer
2. Helmut Kohl
3. Gerhard Schröder
4. Helmut Schmidt
5. Willy Brandt

施密特,他的性格在我眼中十分可爱,intellectual 或者艺术修养方面,也是魅力十足。 说他是德国战后口才最好的总理,应该会有极少人反对。 但是历史并没有太过垂青于他。许多意义非凡的大事,比如推出欧元, 成立欧盟, 进行像 Agenda 2010 那样的改革, 他任上 timing 不对,客观上看,就是神仙也很难做得成。 可以说他运气不好吧。 他性格上也不是没有弱点。 除了我以前在文中说过的,如果有关他的资料看得足够多,还会隐约发现,他其实有点点耽溺于政治正确,决断力和行动力其实并不永远如他讲话时所表现的那样强悍。比如,他至今仍然不断告诫后辈,外交政策要跟在法国后面亦步亦趋,在欧洲还是要遵奉法国为老大, 这是不是有点陷在战后思维里走不出来? 他任上,无论他讲话多么强硬,不管他心里多么瞧不起吉米卡特,美国人讲什么他基本就是乖乖照做的。 想象一下,如果 1989 年那个两德统一的历史机遇出现时,做总理的不是科尔而是他,他会不会背着法国美国,不声不响就把那历史性的十点意见公诸于世,然后顶住美国法国英国的巨大压力,往东边大把撒钱,最终把两德统一这件事情做实呢? 当时来讲,在西方世界这可能是十分的政治不正确,他有没有勇气跟美国法国闹翻呢? 我猜,我只是猜: 不太会。 而连德语都常常讲不利落的科尔确有这股蛮力。 没错,他曾经违宪调动军队,在汉堡发大水时派兵救人。但是,那件事里,道德判断其实还算容易。他面对的是天灾而不是错综复杂的人际, 国际关系的取舍。

最近施密特到莫斯科做告别访问,会见普京,说的又是他近一年说过无数次的,对欧盟官僚机构的不满,感慨当今欧洲缺乏有远见有魄力的政治领袖。我看了报道以后,不禁感慨廉颇老矣。 施老人家已经无法理解当今世界局势变化的复杂性和随机性 —— 任何机构都极难建立很好的预测或者管治模型, 大家都是见步行步。 能做到像默克尔那样脚踏实地,见招拆招已算不错。 他也不太适应这已是个空前民主, 庸碌平凡到市侩的大时代,高瞻远瞩的精英政治家未必是大多数人们所期望,未必有他们的生存空间。 昨天刚刚看到的 Google Trend 2013 德国版有清楚显示,就算是相对别国国民而言,对政治很有热情的德国民众,都对政治不甚感兴趣。 最热门十大年度人物里,清一色的娱乐明星。这个就是现实, 就是当下的 Zeitgeist。

论私心,施密特仍然是德国总理中我最喜欢的一位。 他的弱点令他加倍真实可感, 完全无损于他的可敬可爱。 再过几天, 12 月 23 日就是他 95 岁生日。 我一直惦记。

-------------------------------------------------------------------------
update: 忽然想起以前看过的纪录片, 当年施罗德向国民推销 Agenda 2010 时,阻力巨大。 施密特八十多岁高龄, 有不辞劳苦出来为施罗德和 Agenda 2010 站台。 电视辩论施密特也有积极参加,辩风就是我以前写过的利落有力但不凶悍,魅力十足。 这样看来,Agenda 2010 的推行也有施密特的功劳。 我的排名调整一下:

1. Konrad Adenauer
2. Helmut Kohl
3. Helmut Schmidt 
4. Gerhard Schröder
5. Willy Brandt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