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31

Happy New Year 2017



Several weeks ago my husband bought an old analog oscilloscope (HAMEG HM 205-2) and was totally fascinated by Jerobeam Fenderson's Oscilloscope Music and its visualization on the analog screen.

During the Christmas break, he took several hours to program this "Happy New Year 2017!!!" screen with firework. I looked at his source code. Not that trivial, especially the font-processing part. Respects to both Jerobeam Fenderson and my husband!

Wish my readers happiness, good health, a lot of accomplishment, and a lot of creation in year 2017!!!

几周前老公买了一台老旧的模拟信号示波器,之后醉心于 Jerobeam Fenderson 为示波器写的音乐和音波视频。

圣诞新年假的时候,他花了几小时编写了上面这个新年快乐的示波器视频,还有烟花哦~。我有看了一下他的源代码,并非十分简单,尤其是字形处理的那一段,很多低阶操作,还有比才曲线的演示。我在这里向 Jerobeam Fenderson 和我老公致敬咯~~。

祝大家在 2017 年充实,健康,快乐!努力进步,多多创造!

2016-12-11

The Right Way of Democratizing Machine Learning

Nowadays people are hearing quite a new services providing Machine Learning capabilities in manner of a magic box. They state that those services are "democratizing" Machine Learning.

How democratic is it then? Well, you are given some APIs, which usually come with a short description of what they do and what kind of input they need. And some example service requests are provided too. You finish reading that manual in 10 minutes or less, copy & paste the request code, modify the request with your own data, send the request. Voilà, some predictive or profound information as output is in the response, works really like magic. The power of Machine Learning no longer belongs only to those privileged few, namely algorithm scientists and data scientists. Any one who knows how to invoke web services can suddenly freely wield swiss knive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eady to crack a lot of difficult problems in the life. Really democratic, isn't it?

But that's just an illusion.


2016-12-10

小议加班文化

网主是在德国念的大学,后来工作也一直是在德语区。德国的工会通常对工作时间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如果雇主要员工加班,理论上必须先向工会提出申请,获得工会书面同意后才可以下达加班命令。我的工作是为客户设计解决方案,写代码写文档。只要客户同意,我就可以在家工作。这样工作时间就比较自由。有时白天必须处理各种杂事,手头的工作就在晚上或者周末做。我觉得客户允许我远程工作已是给我极大的信任和自由,所以,就算工作超出预期的时间,也不会计较什么,更不会去惊动工会。是的,做我这一行,有时加班是不可避免的。我的客户和上司都比较体贴,如果他们读到我在半夜三点写的电邮,会在次日立刻关照我说:“欸我们真的没有要求你那么拼命!” 但是,就好象作家灵感泉涌时停不下来,程序师进入状态的时候也是自制力有限:完成一步,再做一步;这个 feature 看上去写好了,测试一下;测试出错?问题在哪里?修正了再去睡觉。错误修正了,这组代码是不是可以写得更高效更简洁些?再来个 refactor。Refactor 好了,开发文档当然必须更新下……就这样,本来只是想 “再做一步”,结果又坐上几个小时。

但我觉得加班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员工自愿加油做事,不能是上级或者客户逼出来的。而且,聚精会神加班后,员工必须有补睡觉的机会。


2016-12-01

时事三则:黑客攻击,弹性工作,以及反废核

最近还是在德国瑞士两地奔走工作,圣诞节的气氛已经浓到化不开。十二月还不到呢,网主就在各地拍到许多缤纷的照片,等不及与大家分享南德和瑞士的圣诞美景。可是照片尚未整理,先跟大家说几件这两天的时事。

黑客攻击


前两天,德国电信公司的网络遭到大规模黑客攻击,900,000 多位用户的互联网,有线电视,和电话彻底失联。这事一连几天都是德国电视新闻的头条,德国一台二台还有各种专题专访跟进这个事件。

一个专题节目中,主持人问专家,那些黑客为什么要攻击我们的网络呢?专家回答:“这很难说欸~。比如这次攻击,好像明显不是为钱。有些攻击,可能只是黑客为了炫耀他们的技术能力,刷点存在感;有些也可能是黑客觉得好玩(自娱自乐,未必就是想出名)。他们这次究竟是什么动机,很难讲欸~” 基本上这位专家说得对。黑客们虽然大多比较安静,但有时也是想出下风头。他们攻击别人的网络或者机器以显示技术力量,跟健美先生们举起手臂秀肌肉其实是差不多的心理。 这样的动机已经算是比较温和的了。也存在一些黑客,他们的攻击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通常就没那么高调啦,所谓闷声发大财。 还有一些黑客,他们的作为对社会就有多维度,且深奥的影响。 这世上最大黑客之一中本聪,他以区块链技术慢慢消解存在了几百上千年的中央化的金融信用体系,对文明进程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钱财? 湿湿碎啦~

2016-11-28

记首届德国储蓄银行协会黑客松

本篇全部照片可以点击放大



德国储蓄银行协会 DSGV (Deutscher Sparkassen- und Giroverband)是德国最大的银行协会,旗下包括 400 多间遍布德国各个角落的城乡储蓄银行和 7 间州立银行集团在内的 580 间银行企业。 协会成员企业的总员工超过 30 万,总资产达 2 万 8 千亿欧元。

德储协会比较重视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以促进业务发展。她旗下有一间叫做 “金融信息学” (Finanz Informatik)的技术公司,专职金融技术创新。由该公司出面,每两年在法兰克福会展中心举办一次金融信息技术会展,是银行界交流和展望最新信息技术的盛会。今年的金融信息学会展还同时加办了名为 Symbioticon 的黑客松。这次黑客松早在半年多前就在国际社会各界招贤纳士,团队或者个人都可以报名参加。最后共有大约 150 人报名参加,其中八成以上是程序师,还有来自瑞典和奥地利的参赛团队。网主有幸在这次黑客松中担任技术教练,这篇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次活动见闻。

2016-11-18

“不破楼兰誓不还”?

华为是网主比较尊敬的一间中国企业。 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领导层比较重视基础研发,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华为有较高的地位。华为的手机在德国口碑也好,我有三位亲戚都是用的华为手机,他们都很满意。

已经是半个多月前的新闻了,看了以后有话想说。华为掌门任正非先生在半个多月前亲自送别公司里的上千位算法专家和研究人员去到国外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深入接触用户场景,和技术人员们一起发誓做出好的产品以领导计算机视觉时代和云化时代。 他的壮行讲话很长, 用了很多军事化的语言,总而言之就是鼓励研究人员们排除万难, 锐意进取,在市场上攻城掠地,“不破楼兰誓不还”。

任总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进取的态度也是动人。但是,搞基础研究或者产品创新,跟做别的事情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区别。

2016-11-13

德国人怎样在公共泳池更衣

昨天看到胶总回放他两年前写的一则社会八卦,教导大家“如何在公共场所霸气换衫”。 读了以后觉得美国人真是麻烦,更衣还要那样遮遮掩掩。 这里就来八卦下德国人是怎样在公共泳池更衣的。

德国的许多公共泳池设有数量不多的小小更衣室,是不分男女的。 走进更衣室可以从里面锁上,换好衣服再出来,这样那间小更衣室就可以给下一位客人使用。 换下来的衣服则可以放在外面的自助付费寄存箱里。 游泳完毕,先从寄存箱里取衣物, 再到一间小更衣室里换衣服。 遇到人流高峰时间,更衣室外面常常会有排队的客人。

但是也有许多德国人觉得到小更衣室里换衣服很麻烦, 他们就是直接在外面寄存箱前面换衣服的。 大大方方脱光光,穿上泳装,锁好外衣,潇潇洒洒游泳去。


2016-11-11

国殇纪念日杂感




今天是国殇纪念日(rememberance day), 是一个纪念死于战争的军人和平民的纪念日, 始于 1918 年。 最初是纪念一战阵亡军人, 后来, 很多国家都在这个日子里哀悼战争中的亡灵,表达和平的愿望。 在很多国家,这是一个庄严肃穆的日子。

中国也是一个饱受战争创伤的国家。其实可以和其他国家一起在这个日子静默哀悼反省,珍惜今天相对和平宁静的生活。 但是,今天在中国的新闻网站上看到的, 却是某网站发起的全民购物节,肆无忌惮高调庆祝,似乎他们还打算把这个节日推广到全球。

中国官媒不时指责外国人 “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那么,是不是可以也顾及一下许多别的国家人民的感情, 不要在别人哀悼静思的时候大肆庆祝? 毕竟,这个节日在今天也是有纪念二战亡灵的含义,中国在二战中也算死伤无数,实在是应该一起默哀反省,一起向往和平的。

就算不提国际礼仪和共情 (emphathy), 网主也十分反感为购物专门开辟一个节日,简直就是提倡无度消费。 挥霍纵欲(消费欲)并不使国民增美增能,非国民之福。网主是在中国出生长大,童年少年的时候,无论是身边师长还是大众传媒,都是提倡勤俭节约,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很遗憾,现在祖国经济发达以后,该保持的这个纪律和美德,竟变成今天这样。

其实,喜欢怎样消费是件很个人的事,他人也不必说三道四。 但是,某公司身为中国大型企业的一个代表,某人身为中国年轻人的创业偶像,在外则妄自尊大,全然不顾他国感受, 在内则数典忘祖,带头败坏社会风气, 网主深感遗憾失望和厌恶,不吐不快。大洋对岸的美国再 “堕落”, 都有大型企业的掌门人比如 Larry Page,Sergey Brin 亲自搞科研做工程,亲自探索未知做实事,媒体面前也从来谨言慎行。 真的希望中国早日出现言行一致,有真才实学会做实事,有一定精神追求的大众偶像。祖国不需要更多鼓吹骄奢淫逸的骗子。



谢谢阅读,下次再见。

2016-11-06

伯恩深秋半日之四:瑞士联邦议会大厦

伯恩深秋半日之一: 玫瑰园·熊苑
伯恩深秋半日之二: 古城掠影
伯恩深秋半日之三: 爱因斯坦博物馆


本篇照片可以全部点击放大





本系列的最后一篇就来说说伯恩的联邦议会大厦。

瑞士在建国之初就采用松散的联邦制,各个联邦州就是否要设首都,设哪一座城市为首都,发生过争执。 1803年至1848年间,瑞士政府及议会所在地在苏黎世、伯恩、卢塞恩之间轮替。1848 年,经瑞士联邦议会民主选举之后,将联邦政府驻地定在伯恩,并且把伯恩称为“联邦之城”(Bundesstadt)。直到今天,瑞士没有任何一部法律声明伯恩的 “联邦之城” 的地位,瑞士宪法中也没有说明联邦之城地位的条款。所以, 伯恩是瑞士事实上的首都,却不是法律上的首都。

伯恩是我到过的所有“首都”城市中,面积最小的。如果不是走走停停,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老城区基本上可以在 30 分钟内从东走到西。在老城内信步游览,没有可能错过这幢看上去端庄大方的前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联邦议会大厦。



伯恩的这座联邦大厦建成于 1902 年。建筑师 Hans Auer 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语区南方一位比较重要的承前启后的建筑理论家。他倡导的 Architectual Realism 主张对建筑的形式作出更为现实(realistic)的改造,摒弃对建筑传统形式的盲目跟从。后来,现代主义建筑萌芽并发展。大家可以将这座联邦大厦的建筑风格跟典型西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宫殿建筑作下比较,可以看到很明显的删繁就简的处理手法。

大家可以看到大厦上方刻着 Curia Confœderationis Helveticæ,这是联邦大厦的拉丁名。在瑞士,Helvetica 或者 Helvetia 这个字随处可见,瑞士还有一间廉航公司就叫做 Helvetica。为什么这个字在瑞士那么多见?我曾经对此感到好奇。博闻广识的寰雨胶事录总裁陈同学不吝赐教说,“其實因為語言中立,其實是當地高盧部族,凱撒的高盧戰記出現過,拉丁文一直用這個字。” 原来 Helvetica 是瑞士的拉丁名。瑞士有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三个语区,为了表示并不特别偏袒某一种语言,所以人们常常要用拉丁语来彰显“语言中立” 。

2016-11-02

伯恩深秋半日之三: 爱因斯坦博物馆

伯恩深秋半日之一: 玫瑰园·熊苑
伯恩深秋半日之二: 古城掠影
伯恩深秋半日之四:瑞士联邦议会大厦

本篇全部照片可以点击放大






走过上一回说到的 轻生 重生桥 (Kirchenfeldbrücke), 迎面就是 Helvetia 广场。 广场上有精美的雕塑。雕塑后面的建筑是伯恩历史博物馆,爱因斯坦博物馆就在这座建筑的二楼。

Helvetia 广场上的这座群像用来纪念世界电报协会。那天,有人促狭,在广场雕塑中间那位端坐的女神张开的左手手掌上放置了一个空酒瓶:



电报真的已经成了历史了,这座纪念雕像可以作为历史博物馆的一部分,很是和谐。

伯恩深秋半日之二: 古城掠影

伯恩深秋半日之一: 玫瑰园·熊苑
伯恩深秋半日之三: 爱因斯坦博物馆
伯恩深秋半日之四:瑞士联邦议会大厦


本篇全部照片可以点击放大
test

从熊苑出来,过了 Nydeggbrücke 桥就是古城区了。 在欧洲众多的历史名城中,伯恩建城并不算早,大概是在 1200 年左右。1405 年的一场大火之后,整座城市不得不彻底重建。 因为是中立国家,城中具有几百年历史的老建筑没有受到战火的毁坏。 伯恩人悉心照料他们的老城,城中建筑在今天看来都是古老而并不破旧。

2016-10-31

伯恩深秋半日之一:玫瑰园·熊苑

伯恩深秋半日之二:古城掠影
伯恩深秋半日之三: 爱因斯坦博物馆
伯恩深秋半日之四:瑞士联邦议会大厦


本篇照片可以点击放大

wWqLOXWl.jpg




说好要去瑞士首都伯恩(Bern)看看用施华洛世奇水晶铺就的人行斑马线
。半个月之前,我在周日提前往苏黎世公干,从苏黎世坐火车去伯恩看个究竟。话说瑞士首都的芳名,英语的音译是“伯尔尼”,但人家是坐落在瑞士的德语区,所以我就用德语名的音译来称呼她。

事先有研究过半日中的游览路线,决定先坐 10 路巴士去玫瑰园,然后再慢慢走下山,步行穿越老城区回到火车站,走走停停,半日应该可以将伯恩看个大概。

伯恩火车站有行李寄存箱,根据容积大小,每个寄存箱的租金分别为 6,7,9,12 瑞郎不等。伯恩的寄存箱只吞硬币,寄存处旁边的瑞铁售票厅里专门有换硬币的服务。火车站里有游客服务中心,那里的工作人员十分热情好客,她们送我一张小巧的伯恩老城区游览地图。那张地图上,适合徒步游览的线路用蓝色虚线标示,是为游客贴心设计的。强烈建议同学们在出站进城之前,到游客服务中心去索要一张老城区地图。
伯恩火车站外面的公交中心站有一个巨大的弧形玻璃棚顶,线条简洁流畅,是整个老城中不可多得的现代风味:

2016-10-24

Lab212 和苏黎世 MuDa 数码艺术博物馆

上周某天下班以后,我参观了位于苏黎世西区的 MuDa 数码艺术博物馆。

苏黎世 MuDa 数码艺术博物馆

MuDa 博物馆是 Lab212 的一个展示厅。 Lab212 成立于 2008 年, 由巴黎 Gobelins 视觉艺术学校互动设计专业的三位毕业生 Tobias Muthesius, Béatrice Lartigue, 和 Cyril Diagne 创立。

Tobias 热爱木材。 他在法国中部买了一架废弃的风车,试图用编程,电子技术和工程技术带给木制的老风车新的生命。 是他将他们的作品带来苏黎世, 这个小展厅里的六件作品中, 当然也包括风车。 人吹动一架小小的纸风车, 转动的纸风车控制另一个隔间的工业鼓风机开始送风。

Béatrice 来自法国南部的 Toulouse。 她曾学习空间互动设计,擅长从视觉和听觉上创造人与空间的诗意互动经验, 借助近乎文学的空间情境强调人的感觉。 我去参观的那天刚好她在值班, 并且我是唯一的访客。 她用流利的德语向我介绍了屋子里的六件作品。 展示互动装置时, 她的手势婉转翻腾,艺术家风范十足。

Cyril 是位多才多艺的程序师。他能够在手机,游戏机等多种设备上将他们的艺术想象用代码表达出来。 他同时还是瑞士洛桑应用艺术大学 (ECAL) 的教授。

这三位法国艺术家致力于透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环境, 用互动叙述来彰显空间,动作和时间这些元素之间隐秘的联系。 Lab212 是他们在 Gobelins 视觉艺术学校曾经的教室号码。 在那里,他们常常会面,并且共同发展出了 “亲自动手做 (do-it-yourself)” 的创作方式。这个创作方式他们一直沿袭到今天。 他们在巴黎第 20 区的触碰园地 (touch-base) 是他们妙想和实验的乐园。

下面挑几件作品向大家介绍下:

2016-10-18

Tour of Heroes in IBM® Bluemix®

Tour of Heroes, the official tutorial of Angular 2 teaches the quintessential aspects of AngularJS 2, such as data services, routing (application navigation), and HTTP. It is an ideal start point for anyone who would like to learn Angular 2, and the source code of the heroes application also serves as a good template for an initial setup of an Angular 2 application.

A while ago I went through this tutorial and have it deployed on IBM Bluemix (this link may be invalid after a few days, because I'm going to delete it from my bluemix account to free up resources). This post is a tutorial about how to get your Angular 2 heroes up and running on Bluemix.

This project is extended from Frederic Lavigne’s bluemix-hello-angular2 project. Many thanks to Mr. Lavigne!

Prerequisites

  1. If you haven’t gone through the official Angularjs 2 Quickstart and the Tour of Heroes Tutorial, by all means do it. Install all the runtimes and additional libraries that is described in the Quickstart.
  2. Install Git. Use Git Bash or any other Git shell for running npm tasks even if you are using a windows box.
  3. Install angular-cli for building deployables.
    npm install -g angular-cli
  4. Sign up a Bluemix account, or use an existing one.
  5. Install bluemix-cli for connecting to bluemix.
  6. Install cloudfoundry-cli for deployment of your applications.

2016-10-13

为国竞答 (Spiel für Dein Land) 以及近来德国的电视辩论节目

近来几周发文很少。首先是因为手上项目工作繁忙。然后,在家里我平时用来编程写文和整理照片的工作站主板坏掉,等待修复中。家里的互联网也极不稳定,等待修复中 (在德国很多事情都必须等很久)。技术故障频发之外,自己又染上不知是感冒还是流感,已经一连几日头重脚轻。这样的情况下,闲来也只剩力气看看电视了。这篇就介绍下最近几周看到的一些德国电视节目。

先说一个轻松有趣又增长见闻的娱乐益智节目:为国竞答 (Spiel für Dein Land)。

照片来源: ARD 官网

上上周末,德国一台新闻节目结束之后,突然响起夏庞蒂埃的 Te Deum 序曲,也就是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的主题曲。我还以为是 ESC 的预选节目,但原来是一个由德语区三国——瑞士,德国,奥地利 —— 各派代表参加的知识竞答节目。话说其实还有别的国家例如比利时,官方语言中也有德语。但是传统上,欧洲德语区就是指瑞德奥这三个国家。 各国派出的代表一般都是本国名人。该节目的主持人 Jörg Pilawa 是德国竞答类节目的名牌主持。这个竞答节目中的问题,常常有关三个国家的风土民情,和政经时事。答对的代表为本国挣得分数。三国的观众也可以在网上竞答,成绩也按一定的算法计入最后总分。

我看过的这类节目极少,想得起来的似乎只有小时候看过的中央台《正大综艺》。但是,《为国竞答》显然非常好看。

有关瑞士的问题之一是,以下有关瑞士的说法中,有哪一个是真实的?提供的选项我记不全了。只记得有一个选项说,柏恩 (Bern)市政建设用施华洛世奇水晶石来铺设过街斑马线。我觉得这个选项是最不可能的。瑞士人说节约也挺节约的,尤其是在德语区。苏黎世老城之外的建筑,外观多是比较简洁、硬朗和沉闷的。但是答案居然就是那个选项。然后播放短片,大家可以看到柏恩的路政工人把整桶整桶的碎水晶石混合到铺路材料中去。片中,专家解释说,这样,晶光闪闪的过街斑马线就更容易被行人看到,人也乐意走上去。而且,不同于特种反光涂料,这种碎水晶反光并不令开车的司机感到晃眼。当然,不是全城所有的斑马线都是这样铺设。只有绕着老城的主街上的斑马线才有这样的待遇。柏恩是瑞士的首都,她的整个老城区都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定的人类文化遗产。看了这个节目以后,我立刻买了从苏黎世去柏恩的往返车票,下次再去苏黎世公干的时候就去柏恩看看,尤其要好好看看那些奢华斑马线。


2016-09-29

2016 暑假纪行之六:南塘老街 (下)

本篇全部照片可以点击放大

南塘老街如今划为 “南街”



和 “北街”:





两个区域。 南街上有电影人袁牧之的故居,北街也有城南书院等不少文化设施。两大区域交接的小广场,地面有鹅卵石铺成的图案。 大热天的中午,没人的时候是这样:



黄昏时分,就有出来纳凉的男女老少脱去鞋子在鹅卵石地面上一圈一圈走,人多的时候还有很整齐的转圈队伍。旁边则常常有围观的外地游客。那天晚上,在这里遇到四位出来旅游的香港师奶,用广东话读着广场旁边铭牌上的介绍文字。看牢铭牌上的字,我居然把她们的广东话全都听懂了。还遇到过一群荷兰来的游客,他们饶有兴趣地在每一间店铺面前停留张望。 总之,夏天的晚上,整个街区人气很旺。



江南的民居群落,当然少不了亭台楼阁:

2016-09-28

2016 暑假纪行之五:南塘老街 (中)

本篇全部照片可以点击放大

上一篇说了街区里的传统餐饮字号,这篇由近及远,说说那里的洋餐厅。

近邻朝鲜国参与经营的 “柳京朝鲜餐厅” 曾于去年在南塘老街开门迎客,据说有 19 位来自朝鲜的年轻女孩在那里做服务生和驻场歌舞演员。

谁知今年四月,这里的 13 位朝鲜人经第三国投奔韩国,闹出一场不大不小的外交风波。然后没有走掉的朝方人员全部回国,这间餐厅从此歇业,至今大门深锁。在网上可以了解到,曾经在这里工作的朝鲜少女们都是出身世家,应该说是“政治素质过硬”。在这里工作期间,基本是深居简出,跟外界没什么接触。朝方当然有派人严格看管,有诸如不许单独外出的守则 —— 比较庆幸,在中国,普通民众的人身自由如此受到限制的时代已经过去,也不可能再到过去。饶是如此,还是阻挡不了朝鲜的年轻人投奔自由世界。事发以后,朝鲜方面说是韩国掳走了朝鲜的无知少女。当时真相怎样,恐怕外界在今后很长的时间内都无从知晓。

柳京朝鲜餐厅的围墙外面仍然挂着尺寸不小的朝鲜风俗画像。画家笔下的朝鲜人民,在阳光里笑容温婉端庄,衣着合身鲜亮。祝愿广大朝鲜人民早日拥有温饱和自由,可以在她们的家乡安居乐业,不必再历经艰险逃去外国。

据说这间餐厅未歇业时,菜式也是家乡的本帮菜为主,厨师都是家乡本地人。饭菜价格昂贵。据说,那些朝鲜服务生的薪水,有很大一部分(超过 7 成)是要上交给朝鲜政府。




这间料理店,就在南塘河边上。说不上来到底是韩国料理还是日本料理:



这个街区有好几间日式料理, 或者日本主题餐厅,杂货铺。

下面这间 Arabica 咖啡屋,也是 Hello Kitty 主题餐厅。除了饮食,店里好像还有各种 Hello Kitty 的商品贩卖:



入夜是这样:



这是 Kitty 套餐吗?




2016 暑假纪行之四:南塘老街(上)

本篇全部照片可以点击放大


家乡南郊一带,一直到出国以前我都很少去。那里有一条南塘河,据说沿河曾经有来城里贩卖手工制品的乡村民众聚居。一直到 2010 年代初,那里的老房屋比较破败失修。2012 年,一个旧城保育项目把那里的老房子修整翻新,500 多米长的街区进驻了几十家店铺,多为贩卖家乡土特产的小吃店。后来又开发了第二期,第三期。目前,整个街区长 1.5 公里左右,传统而又时尚,店铺和文物都丰富多姿,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都络绎不绝,如今在家乡的地位简直好比 el Gotic (哥特区)在巴塞罗那的地位。今年暑假回家,特地去了好几次,虽然每次都是匆匆。这篇就分享一些南塘老街上的所见。

白墙青砖黑瓦,典型的明清浙东民居形制。这条小巷往里面走,就到南塘老街的主街面了。



这是卖糖饼的全丰记。儿时很爱吃糯米糖:




最爱的点心是小馄饨。二十多年前,离我的小学不远,现今逸夫剧院广场前面有一间国营的馄饨店。好像是五毛钱一碗吧,那个鲜美的味道至今还在。这间十六格馄饨店我有去吃过。用料质量非常好,馄饨里面好多鲜猪肉啊!作为小馄饨来说,好像肉太多了点呢。可是那个汤底好像不是特别美味,没有记忆中的五毛馄饨汤好吃。这店里的环境和座位倒还是二十多年的形制。十分简陋的木桌和木板凳,大概顾客太多磨损严重,短短一年多就一副曾经沧海的面容,很像儿时的馄饨店里的桌椅外观。不同的是,儿时的馄饨店里用的是粗瓷餐具,但是,这里的餐具,除了木筷子之外全是塑料……



这间名叫 “大粽师” 的店里的粽子,品种十分丰富。这张照片,以及下面的部分照片,是正午时候出去拍的,大家怕晒,所以街上比较少行人。一到傍晚,整个街区就热闹起来了。

虽然这个街区的许多建筑其实是仿古新建,但是仔细观察的话,还是可以发现老房子原物里的粗壮木梁椽柱,或者老旧窗格原物,是有用在这些仿古建筑上。这些仿古建筑也算是有血有肉。



2016-09-23

写在 Civilization VI 正式发布前一个月



念大学的时候,课余非常喜欢玩 Sid Meyer's Civilization 系列游戏。周末或者小长假的时候,一个人关在宿舍里,桌边准备好干粮和水,对牢电脑屏幕通宵运筹帷幄,过足君主治国瘾。这款游戏,可以让玩家在短短几小时或者几十个小时之内,“亲身”遍历人类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从蛮荒的史前时代一直到未来太空时代。许多从游戏中得来的感悟与少时读的黄仁宇先生的史学著作互相印证,远比各种说教更为深刻地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以前就写过一篇《小议 Civilization IV》,谈了我对 “普世” 的看法,粗浅地谈了一些人类文明进程中,不同历史时期对政制选择的逻辑

近年来,各国人员流动更为频繁深入。又逢时局动荡,全球几千万身处战争或者灾害中的人们流离失所,尤其中东北非地区的难民潮水般涌向欧洲。是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也引发了广泛且深入的讨论。

不知为何,我总是想到这款游戏。这里罗列一些零碎的想法。

丰衣足食的人们不可避免地追求更多思想情感的自由,不可避免地追求更多高层次的尊严。许多事情,一时一地的得失计较,终究抵不过文明进程的洪流。很希望祖国的领导人多玩玩这款游戏,看清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的大体走向,看清我们身处的时代坐标,放弃一些落后的制度,令国民更为安乐满足,也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好的制度和文化条件。



2016-09-21

2016 暑假纪行之三:老外滩

本篇全部照片可以点击放大


























家乡的老外滩是本城旧码头的所在地。1840 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写明五口通商,四年以后老外滩就带头对外开埠通商,比上海的外滩还要早二十多年,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具有百多年历史的老外滩。

后来随着上海口岸的崛起,和水路运输的没落,这个老外滩也日渐没落。大概从十多年前开始,市里对这片区域进行整饬,修复和改造,现在已是别具一格的文化场所和商业街区。

我很小的时候,到上海去还是在这里坐轮船的。沪杭甬高速公路建成以后,水路运量急剧下降。2001 年,最后一班往返上海的客轮也停驶了。当时正好市政府正在为兴建市立美术馆寻址,又正好当时中国美院的院长许江和建筑师王澍教授在家乡考察。他们就向市政府建议,把废弃的航运大楼改造成美术馆。后来这座美术馆成了王澍教授的代表作之一,而王教授也在 2012 年获得了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

王教授保留了原有航运大楼的空间结构,以保留这座大楼的城市记忆。同时,原有的码头也得以保留。维基百科上介绍说:
建筑主体设计方面,建筑面向人民路的一部分并没有采用常见的广场或者台阶布局,而是利用一个入口的高台院落和栈桥的设计,寓意中国传统院落的结构。面向甬江的一侧则利用两个扁平长方形相互叠加从而体现出船的形象。建筑主体二层包含100扇高8米的衫木板门,装饰在100米长,6米宽的沿江长廊一侧,意图重建一种已经断裂的生活方式。 
建筑的空间利用方面,设计者将建筑一层设计为开放展厅,可举办各种不限于艺术的展览,以支撑美术馆的日常运营。为此,设计者有意将室外的地砖一直延伸到展厅内部,寓意展厅的开放性。而二层以上则为纯艺术展览和创作空间。 
材料利用方面,美术馆的基座采用本地传统建筑中常用的青砖,基部采用特制的城砖砌成,与周边老外滩的砖砌建筑保持一致,又体现出美术馆建筑自身的特点。基座中嵌有洞窟,取材于敦煌,暗喻所在地轮船码头曾是本地人乘船前往普陀山进香的始发地。上部则为钢木结构,喻示船与港口的材料。

这里的重要展览包括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









这座美术馆建成以后,全国各地的文艺青年慕名前来参观。九年前第一次带男朋友回家,我们也有去参观,他对这座建筑和我的家乡印象很好。只是当时看的法国人的抽象画我们俩都不太懂得欣赏,里面转了几圈就出来了,还是沿江散步比较开心。

以前的老码头,现在 “泊” 着各种水上餐厅和酒吧。九年前,江边还没有这些,视野还开阔,江涛潇潇来去,声声入耳。这些餐厅和酒吧遮挡行人视线,肢解江边空间,个人并不喜欢。



而沿着江岸的水域,早有芦苇繁茂。常有市民在江岸钓滩涂动物:



这样的小螃蟹,洗干净以后用酱油和黄酒腌渍,是儿时的美味:



2016-09-16

暮色中的苏黎世

第一次坐电车四号线的时候, 对沿线的设计博物馆很有兴趣。 一个晴朗的傍晚,又坐四号线想去看看。 本篇照片全部可以点击放大

谁知设计博物馆正在关门修整, 要等 2017 年 5 月才完工。





后来才知道,其实离我的旅店不远, 就有设计博物馆的展厅,现在开门迎客的。好的下次走去看看。

既然出来了,就再四处看看吧。 歌剧院前面的喷泉边, 有两个孩子正在玩水。 那个喷泉, 有时安静有时突然水柱激射,很难捉摸。






歌剧院的黄昏:



周围小品:



歌剧院旁边的游船码头, 天上有新月如钩:



往回走, 看看利马河沿岸风光:

2016-09-15

斯图加特获得德国 HWWI/Berenberg 大城市文化实力评估三连冠





2016 HWWI/Berenberg 德国 30 座大城市文化实力排名

几天前, 汉堡世界经济研究所/贝伦贝格联合发布了两年一度的德国 30 座大城市文化实力排名。 今年,斯图加特连续第三次获得第一名。 前五名中还有慕尼黑, 德累斯顿,柏林和波恩。 倒数前五名分别为杜伊斯堡,门兴格拉德巴赫,盖尔森基兴, 乌普塔,和多特蒙德 (为什么都在北威州……)。



这个文化实力排名,是从两大方面来评估的。

其一为城市中的文化产出。主要指标包括:

  • 每 1000 人拥有的戏院和歌剧院 (不包括露天音乐会)的座位数; 
  • 每 10 万人拥有的博物馆展览数量;
  • 市民人均公共图书馆投资金额;
  • 文物古迹的保育金额 (绝对值);
  • 每 1000 人拥有的电影院座位数; 
  • 每 1000 人中,(业余)音乐艺术学校学生数;
  • 从事文化事业的人员百分比;
  • 每 1000 人中的诗人数。 


其二为市民的文化活动参与度。 主要指标包括:

  • 每人每年观看几次舞台剧或者歌剧 (不包括露天音乐会);
  • 每人每年参观几次博物馆
  • 每 1000 人中有多少活跃的图书馆用户
  • 每 1000 人中有多少地方文化节日的参观者
  • 每 10 万人中有多少拍卖行,画廊和艺术品交易商
  • 市民人均文化事业产值
  • 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