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就想写一下这个话题, 想想还是忍住。 但是昨天读到这篇报道,还有从本地的中国超市里拿来的一份中文报纸里一篇图文并茂的 《怎样举办一场唐顿庄园式的晚宴》, 终于不吐不快。
中国同胞什么时候才能把时间和心思多花点到更为实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去呢? 礼仪固然是重要, 但是唐顿庄园式的繁文缛节在现代社会也不是必需吧? 礼仪的话, 个人认为注意几个最基本的地方就可以了 (本文后面列个简要的不完全清单), 花很大力气去搞懂叉子和刀哪个该放在上面, 个人以为, 于做这个动作的人本身, 不能使其增美增能, 于社会也没什么助益, 有点无聊当有趣的感觉。
假如是把那些繁文缛节当作一种文化去研究,做些文化保育工作, 是一件值得嘉许的事。 但是, 企图将自己与普罗大众的区别体现在这些细枝末节上, 以使自己觉得高人一等, 就有点无聊。 我相信在当代, 所谓贵族精神的根基应该在于精神世界的丰富, 内心的充实强大, 对他人苦难的悲悯,还要加上对某种既可满足自己身心享受的需要, 又可以服务社会的技艺能力的充分掌握。 人的时间精力有限, 花去许多在繁文缛节的礼仪上,就少去了许多做实在事情的机会。 奢华场面在影视剧里看看就够了, 媒体就不必提倡在生活中也模仿那样的作派了吧? 跟欧洲人确实有许多东西可以学, 但是像北京某个欧洲礼仪培训班里教的 “怎样只用刀和叉剥去一个橙子的皮, 并将橙子优雅地送入口中” 这种 “上流社会社交技能” 还是算了吧。 正是因为必须向欧洲人学习的东西非常多: 实事求是, 踏实严谨的做事态度; 健全的法制; 民主政制; 鼓励个性自由发展的教育体系; 人和人之间相对平等, 互相尊重的社会风气。。。。。等等等等, 所以我们更要挤出有限的时间精力来, 有所学而有所不学。 北京的那个欧洲礼仪培训班是香港人开的, 课程好像为期两周, 学费要八万十万人民币。 这是一笔巨款, 足够在欧陆学费不太贵的国家比如法国,德国, 学习一些很有实际意义的课程。 比如工程, 比如语言, 比如数学, 比如艺术。 课余还可以 immersive 感受一下真正的欧洲民间文化。
笔者旅居欧洲十多年, 不过是个小小码农, 平日里走南闯北或者宅在家里替客户解决一些很实际的工程技术问题, 自然跟上流社会的种种高尚礼仪没有关系。 我的客户来自各行各业, 工作时我就是只注意一下下面提到的几点, 客户对我倒还是比较尊重的。 一点小小经验, 分享一下, 希望对初到欧洲的同学有点点帮助。
- 除了在台上作演讲, 讲话声音尽量小。 假如交谈对象在三米以外, 走过去讲, 不要高声喧哗。
- 去人家那里, 无论是客户, 同事, 还是亲戚朋友, 都要事先预约, 不能想去就去。
- 任何有排队的可能的地方, 就要排队。插队会立刻引起公愤, 令你立时变成过街老鼠。
- 餐桌礼仪记住一个原则就可以,就是尽量不要影响到他人用餐的胃口和心情。 很多西方人看到吃东西张嘴会觉得恶心作呕, 所以最重要记住嚼东西要闭嘴,不要边嚼东西边说话。 尽量不要将刀叉敲击盘子发出声响, 说话声音小一点。 别的枝节,比如怎样 “正确” 拿放刀叉等等, 就算不懂, 在餐桌上有礼貌地向人家临时请教一下, 十有八九不会有人笑你, 也不会影响人家的用餐心情。 我如果在客户的食堂吃午饭, 遇到卖鸡腿或者鸡翅时, 也会买来吃。 开动之前会小声问一下坐在周围的客户或者同事: 您介意我用手抓着吃吗? 如果人家不介意, 我就用餐巾纸包着鸡翅一端,用手抓着吃, 动作小一点, 常常用餐巾纸擦干净嘴就可以 (记得多拿点餐巾纸)。 常常是吃到后来, 整桌的食客都用手抓着吃鸡翅了。 在火车站, 机场, 或者街上, 一边吃东西一边走路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要记住嚼东西闭嘴, 不乱丢垃圾。 火车车厢内或者飞机上, 可以吃东西, 但是你的食物最好不要有很大很奇怪的气味, 会有人不喜欢的。 开动之前最好问一下你的邻座: 您介意我吃东西吗?
- 着装的话, 尽量模仿你的工作环境比较不会出错。 制造业的客户那里, 如果满办公室都是穿 T 恤牛仔的工程师, 就不要穿得过分讲究。 否则会让人家觉得你装模作样。 银行保险类的客户, 就最好穿白衬衫套装之类的。 总之一个原则, 不要让人家觉得你十分异类就可以了, 这样跟客户比较好沟通。
PS: 不是我故意出英国人的洋相, 只是今天看到这条消息, 英国人谈礼仪实在不是不讽刺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