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30

衣食住行与技术革新

日前不少媒体报道百度开放自动驾驶汽车技术。 据说百度在这个项目上的投入已经有上百亿人民币, 而整个业界: 包括各大软件公司和各大汽车制造厂商, 在自驾车项目上的资本投入总规模大约是以千亿美元计。百度在前几年重金礼聘以前在谷歌负责自驾车项目的主力科学家和工程师,在短短几年内凭着人才的力量,将他们的自驾车技术在好几个指标上升级到世界领先,他们的自驾车去年还在交通环境复杂的北京五环上通过测试。 但是去年开始,好不容易网罗来的人才又纷纷出走,百度内部围绕自驾车技术的分分合合颇令人感慨。大家有兴趣可以自行搜索。百度开放他们的自驾车技术,加速各大车厂——尤其是人工智能研发实力不太强的汽车厂商——在自驾车领域的技术升级,所谓以技术换市场。 此举是否会在业界引发洗牌效果,尚待观察。至少百度是有认真投入过追求过,我祝愿他们的这个行动能使人类社会早日迎来自驾车的时代。

我这里想说的其实是:衣食住行,这千百年来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一直都没有改变。除了“行”, 其实,试着将人们的 “衣”、 “食”、 “住” 等各方面改造得更方便更美好也大有可为。 为何那么多的技术和资本偏偏集中到“行”上? 


民以食为天。 或许,人们在很久以前就掌握了 “美食” 或者 “快食”的要领,在“食” 本身这件事上,改进空间并不很大。

据说 Larry Page 认为房价高得不合理,想开发新型住宅降低成本,让人们在住房上的花费大幅降低。 可是,在 “住” 这件事上,当今地产商权力太大,他们制定的社会规则和他们的既得利益,不是几个杰出工程师就可以撼动 —— 这跟开源软件很不同。 一款免费的开源软件,只要品质够好,可以分分钟夺走同类付费软件的用户,令付费软件财源尽断。在房产来说,土地在大地产商手中,你的房子再好再免费,无地可建始终都无法造福大众。

至于 “衣”, 其实是一件大有可为的事。 据统计,美国人在 2015 年人均购买 60 多件衣物。 而我又在电视节目中看到过,在慈善机构里,普通人捐出的衣物堆积如山。 服装业本身是一笔不小的生意,近年欧洲的首富不是地产商也不是银行家, 而是成衣业巨头 Zara 的老板。 围绕 “衣物” 这个对象,人们除了穿她,平时还有仓储和管理的杂务要完成。 几乎人人都有衣柜,但不是人人都很清楚她的衣柜里到底有些什么——不少衣物买过就忘,以及平时又该怎样穿。 有钱人可以请专人管理穿衣,而智能家居就可以帮到普通人。 十多年前,我就有过 “Smart Wardrobe” 的具体设计想法。我最初想像中的智能衣柜,主要提供仓储管理和穿着建议两大功能,为普通人节省时间和空间。 后来觉得直接接入服装制造商的广告也无妨。十多年前技术条件不成熟,这个衣柜要用到的各种人工智能编程接口(API) 还不存在。 但是今天,技术条件已经很成熟。 我不认为那个智能衣柜是个过于奇怪的想法,我想得到,别人应该也想得到。 但就是不太明白为何至今不见公司在这件事上做研发做市场。智能衣柜的技术难度比自驾车要低,可行性比自驾车高,而其实市场潜力又不小。

技术界和资本界一窝蜂开发更快更自由的交通工具。 除了自驾车,还有真空管道高速列车 hyperloop,以及 Larry Page 参与投资的单人飞行器等等。 我很不思进取地说一句: 常常外出公干人在旅途, 觉得现在的交通工具已经够快够舒服。 在火车上两三个小时,可以读书写文编程也可以睡觉,看看窗外沿途的风景也不错,其实时间是没有浪费的。 如果要花成千上万亿建造一条封闭的真空管道,把两三个小时的车程缩短到二十分钟, 我觉得不值。 这成千上万亿可以做太多别的更有意义更有用的事。

另外, 更吊诡的是,当今发达的互联网,通畅的信息流动,其实从某程度上减低人们的出行需求。我自己就不是必须天天通勤,写代码常常可以在家里。 如今逼真的虚拟现实影片,令 “身临其境” 感受异地风光都可以足不出户。 有时, 与其移动人, 不如移动物品来得更为高效可靠,技术上实现起来也简单得多。 我有在 “物流管道” 这篇中提到过改变市政房屋基础设施,让小型的日常用品可以通过物流管道直达各家各户

总结一下本篇宗旨:除了研发新的交通工具和物流方式,工程师和资本家们是否可以多多关心下别的领域,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便民项目。 




谢谢阅读, 下次再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