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老外滩是本城旧码头的所在地。1840 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写明五口通商,四年以后老外滩就带头对外开埠通商,比上海的外滩还要早二十多年,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具有百多年历史的老外滩。
后来随着上海口岸的崛起,和水路运输的没落,这个老外滩也日渐没落。大概从十多年前开始,市里对这片区域进行整饬,修复和改造,现在已是别具一格的文化场所和商业街区。
我很小的时候,到上海去还是在这里坐轮船的。沪杭甬高速公路建成以后,水路运量急剧下降。2001 年,最后一班往返上海的客轮也停驶了。当时正好市政府正在为兴建市立美术馆寻址,又正好当时中国美院的院长许江和建筑师王澍教授在家乡考察。他们就向市政府建议,把废弃的航运大楼改造成美术馆。后来这座美术馆成了王澍教授的代表作之一,而王教授也在 2012 年获得了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
王教授保留了原有航运大楼的空间结构,以保留这座大楼的城市记忆。同时,原有的码头也得以保留。维基百科上介绍说:
建筑主体设计方面,建筑面向人民路的一部分并没有采用常见的广场或者台阶布局,而是利用一个入口的高台院落和栈桥的设计,寓意中国传统院落的结构。面向甬江的一侧则利用两个扁平长方形相互叠加从而体现出船的形象。建筑主体二层包含100扇高8米的衫木板门,装饰在100米长,6米宽的沿江长廊一侧,意图重建一种已经断裂的生活方式。
建筑的空间利用方面,设计者将建筑一层设计为开放展厅,可举办各种不限于艺术的展览,以支撑美术馆的日常运营。为此,设计者有意将室外的地砖一直延伸到展厅内部,寓意展厅的开放性。而二层以上则为纯艺术展览和创作空间。
材料利用方面,美术馆的基座采用本地传统建筑中常用的青砖,基部采用特制的城砖砌成,与周边老外滩的砖砌建筑保持一致,又体现出美术馆建筑自身的特点。基座中嵌有洞窟,取材于敦煌,暗喻所在地轮船码头曾是本地人乘船前往普陀山进香的始发地。上部则为钢木结构,喻示船与港口的材料。
这里的重要展览包括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
这座美术馆建成以后,全国各地的文艺青年慕名前来参观。九年前第一次带男朋友回家,我们也有去参观,他对这座建筑和我的家乡印象很好。只是当时看的法国人的抽象画我们俩都不太懂得欣赏,里面转了几圈就出来了,还是沿江散步比较开心。
以前的老码头,现在 “泊” 着各种水上餐厅和酒吧。九年前,江边还没有这些,视野还开阔,江涛潇潇来去,声声入耳。这些餐厅和酒吧遮挡行人视线,肢解江边空间,个人并不喜欢。
而沿着江岸的水域,早有芦苇繁茂。常有市民在江岸钓滩涂动物:
这样的小螃蟹,洗干净以后用酱油和黄酒腌渍,是儿时的美味:
沿江有木板铺就的人行道。九年前我和男朋友拖手在这里默饮江风。现在我们的孩子在同一条木板路上活蹦乱跳:
每次来这里,总是会遇上正在拍婚纱照的新人。 祝他们幸福:
九年前江边的小树也已经长大,结实的枝桠上挂满了这种牌子:
确实这片区域入夜就是年轻人的玩乐圣地。
江岸里面保留或者修整了不少民国时期的洋楼,新辟了商业区。七、八年前,这的商铺还种类繁多,记得有卖衣服的 boutique,玉器店,文玩店,等等。我公公特别喜欢这里的一间茶馆。 可是现在,几乎是清一色的酒吧和餐厅了。抬头就看到德国的 Paulaner 酒旗:
Paulaner 对面那家店招牌菜是比利时鸡排。儿子那天一定要吃德式猪排。满街的酒吧和餐厅, 我一间一间进去问有没有猪排。几乎每家店都有牛排,许多店也卖炸鸡,但就是没有找到猪排。询问过程中,发现这里的许多酒吧店主是外国人,中文都不会讲,必须跟他们讲英语。恍惚间真有时光倒流至开埠之初,这里外国人云集的感觉。
街区霓虹初上,很多市民到这里散步消夏。
我不会喝酒,也不喜欢太嘈杂的环境,至今尚未泡过酒吧 (其实我很希望我没有酒精过敏,很想体验下喝醉的感觉)。在这片酒吧区域穿行,常常更留意一些边边角角里的东西。 比如,这间音乐酒吧门边左下角的两块铭牌:
董浩云也是从这个码头走出来的吗?
周围一定还有类似的小铭牌, 我再去找找。转来转去又到江边,市民在散步纳凉,歌手在卖唱:
歌手的神情姿态够文艺:
这些小卖部就搭在江边树下,也是蛮档视线的。唉。把小卖部挪到里面一些的地方,把九年前那片完整的江岸留给市民信步望江可以吗?
又找到一块小牌子:
听说在这附近应该还有英国领事馆的旧址,但是那天没有找到。英国领事馆易逝,荷兰 Heineken 长存:
那天并不是周末,好像街上不是很热闹的样子:
这间店说好晚上九点开唱的。 但是歌手们十分敬业,还没到九点就在那里作准备了:
当然好像法国也是有啤酒的:
人说酒吧里的客人喝醉了就互相乱搭讪。但其实搭讪何须喝酒。真的要搭讪,江风朗月都是可以把人醉倒的。
回家前再看一眼江边夜色:
谢谢阅读, 下次再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